巴氏吸管由醫用級聚乙烯(PE)制成,管體
Nature子刊:細菌之間的遺傳物質交換引發疾病大爆發
導讀 | 近日,一項新研究向人們揭示了,細菌間相互交換遺傳物質的能力是如何直接影響重要傳染病的出現和傳播的。 |
DOI:10.1038/s41467-018-03949-8
相關成果于4月13日以“Horizont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ransfer drives epidemics of multiple Shigella species”為題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論文通訊作者之一為利物浦大學綜合生物學研究所的Kate Baker博士。
“水平基因轉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是指在差異生物個體之間,或單個細胞內部細胞器之間所進行的遺傳物質交流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微生物中,常常由質粒介導,是僅次于基因垂直傳遞重要的基因交流。
水平基因轉移被認為在抗菌素耐藥性(AMR)危機的發展中起了一定作用。然而,AMR在細菌群體中的轉移及其對人類疾病的直接影響,人們還知之甚少。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關系,由利物浦大學、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和英國公共衛生學院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調查了2008-2014年間在英國發生的三起重要腹瀉病原體志賀氏菌(Shigella)的流行情況。
通過將這些病例的流行病學資料與細菌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相結合,研究小組發現,這些典型罕見病原體的流行與一種叫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的抗生素的耐藥性有關,而許多共循環(co-circulating)的志賀氏菌菌株在同一質粒上攜帶阿奇霉素耐藥基因。
Wikipedia
進一步將不同的志賀氏菌菌株的基因組信息與有關疫情的流行病學資料相結合后,研究人員證實,質粒的轉移促進了新的疾病流行。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已經能夠證明水平基因轉移可以迅速促進重要病原體的新流行,”Kate Baker博士說,“這意味著,在AMR研究以及公共衛生管理和監測的所有領域,我們都需要對病原體基因組進行更詳細的分析,以了解抗菌藥物耐藥性的流行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