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260A-2KA矢量網絡分析儀關于自由空間法電磁參數測試實例分享
一、簡介
自由空間法是一種非接觸、無損的電磁參數測量方法,基于傳輸/反射法測量原理,通過測量電磁波在材料中的傳輸和反射特性,推算出材料的電磁參數,包括介電常數、磁導率等。這種方法適用于測量均勻、各向同性的固體材料的復相對介電常數和復相對磁導率。
二、自由空間法的優勢和特點
無需對樣品進行破壞或接觸,保證樣品完整性。
適用于寬頻帶內的電磁參數測量,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
測量過程穩定可靠,結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度。
三、測試原理
自由空間法的測試原理是利用聚焦透鏡喇叭天線模擬平面電磁波,將電磁波輻射到自由空間。當遇到測試樣品時,會發生反射和透射現象。通過天線接收這些反射和透射信號,并忽略待測樣板邊緣繞射的影響,計算介質材料的電磁參數。
圖3.1 自由空間法測試系統示意圖
四、測試系統組成
五、現場測試及應用案例
測試步驟
1. 矢網初始化,設置基本參數。
2. 調節透鏡和測樣位置的距離以及天線位置,到達理想測試狀態。
3.進行TRL校準。
4.校準完成后放置樣品,PC上通過軟件采集矢網測得的S參數,并解算電磁參數。
圖5.1 測試場景圖
圖5.2 被測樣品示意圖
數據比對
經測試,將置樣后創遠矢網的S參數數據以S2P實部虛部形式保存,使用友商對應的參照數據比對,結果如下:
圖5.3反射數據對比圖
圖5.4傳輸數據對比圖
經比對,創遠矢網測試的反射數據及傳輸數據與友商對應數據跡線趨勢一致,且更平滑。
通過電腦上的軟件,將數據解算獲得電磁參數數據,如下:
圖5.5 樣品電磁參數數據圖
圖5.6 樣品介電常數曲線圖
結論
自由空間法測聚四氟乙烯電磁參數中的介電常數參考范圍為1.96-2.16,經比對符合實驗室標稱值。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