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一種用于觀察和分析生物樣品的高級顯微技術。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低溫下的電子束穿透樣品,并通過電子顯微鏡成像系統來捕捉樣品的結構和形態信息。
首先,樣品需要經過冷凍處理。在冷凍過程中,樣品被迅速冷卻到極低的溫度,通常是液氮或液態二氧化碳的溫度。這種低溫處理可以有效地保持樣品的結構和形態,并防止樣品在電子束照射下發生損傷或化學反應。
接下來,樣品被放置在一個特殊的支架上,這個支架通常是一個金屬網格或碳膜。這個支架的作用是支撐樣品并提供導電性,以便電子束能夠通過樣品。
然后,將樣品放置在電子顯微鏡的樣品室中。在樣品室中,電子槍發射一束高能電子束,這些電子束穿過樣品支架并照射到樣品上。由于樣品處于極低溫度下,電子束可以穿透樣品而不會對其造成明顯的損傷。

當電子束穿過樣品時,它們與樣品中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會導致電子束發生散射、吸收和透過等現象。這些現象產生的信號被檢測器記錄下來,并轉換成電信號。
最后,電信號經過放大和處理后,被傳輸到計算機上進行圖像重建。計算機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和已知的物理模型,計算出每個像素對應的結構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組合成一幅二維或三維的圖像。
總的來說,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將樣品冷凍到極低溫度下,利用高能電子束穿透樣品并記錄其與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信號,最終通過計算機重建得到樣品的結構和形態圖像。這種技術具有高分辨率、高對比度和對樣品無損等優點,因此在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