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5946345
當前位置:金湖金馬自動化儀表廠>>液位計>>磁翻板液位計>> JM-UHZ伴熱磁翻柱液位計廠家
應用領域 | 環保,化工,生物產業,紡織/印染,制藥/生物制藥 |
---|
金馬儀表是注于生產供應銷售_伴熱磁翻柱液位計。選型_生產廠家_批發價格,伴熱磁翻柱液位計。如何選型,怎么選購,由廠家金馬儀表提供指導安裝.包括常規型號說明以及具體工況選型分類
伴熱磁翻柱液位計。應用于電力,石油,化工,環保,建筑,食品等行業生產過程中的液位測量和控制。該產品是基于液體壓差浮力原理和磁耦合原理。當被測容器中的液位升降時,液位計的管體內的磁性球體也會升降。浮子中的磁體通過磁耦合轉移到磁翻轉。鋁合金面板刻度指示器,驅動紅色和白色列翻轉180°,當液位上升時,伴熱磁翻柱液位計鋁合金面板刻度指示器從白色變為紅色,當液位下降時,鋁合金面板刻度指示器由紅色變為白色,指示器的紅色和白色連接點位于容器液位的實度,以實現液位的清晰指示。該產品在溫,壓,粘度,腐蝕性強的條件下可實現密封,防泄漏,液位的安全測量。整個過程無盲點,顯示醒目,讀數直觀,液體測量范圍大。報警和控制開關可實現液位或界面上下限的報警和控制,液位液位變送器可以匹配液位計。
。
液位計應用說明: l,側裝式液位計和被測容器的上,下液體分配管各配備一個開關閥來打開或關閉液位計,另一方面,便于維修液位計,當上截止閥和下截止閥關閉時,量規的底部排放法蘭可以打開或安裝液位計后,需要使用磁鋼進行校正, 2,液位計投入運行時,應打開進液閥,使液體介質順利進入主體管,避免浮球組件液體介質迅速升,造成柱轉向失敗和混亂,如果出現這種現象,液位穩定后可用磁鋼重新校準, 3,為了防止浮球組件在運輸過程中受損,在出廠前將浮球組件從液位計的主體上取下,安裝液位計后,打開底部排水法蘭,然后重新安裝浮球組件,進入主管時,要注意浮球組件的重量向上,不能翻轉,如果浮球組件已經安裝在工廠的主體管中,則無需取出,正常對接安裝, 4,根據介質的情況,可定期打開排水管法蘭來清理主管道的沉淀。
伴熱磁翻柱液位計。用途與適用范圍:
類型 | 適用范圍及用途 |
普通型 | 普通型浮子液位計是一種就地顯示儀表,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輕工、環保等部門,對開口或承壓容器中的液位進行連續顯示。 |
防腐型 | 適合于具有腐蝕性(硫酸,鹽酸,液氨,甲醛,雙氧水,氨水)等的液位測量指示(工作壓力≤1.6MPa;測量范圍≤10m)。 |
伴熱型 | 適用于測量粘度比較大,溫度比較或比較低的液體介質(該儀表需要使用伴熱裝置:蒸汽伴熱,保溫夾套,電伴熱)。 |
溫型 | 適用于容器壓力小于10Mpa、溫度在200℃~450℃之間的液體介質的液位連續測量。 |
壓型 | 適用于溫度為200℃以下、過程壓力于10Mpa(20Mpa以下)的密閉容器內,測量液體介質的液位情況。 |
溫壓型 | 適用于溫度于200℃、過程壓力于10Mpa(20Mpa以下)的密閉容器內,測量液體介質的液位情況。 |
防爆型 | 適用于在易燃易爆環境里、需要電信號遠程傳輸的情況,該儀表帶4mA~20mA電流信號或上下限報警設定的液位變送器等遠傳信號裝置。 |
頂裝型 | 適用于各種流動液體介質儲罐,可在地面上顯示液位。不適合于強烈振動和強磁的工作場合(工作壓力≤1.6MPa;測量范圍≤6m)。 |
。
解決故障的技巧;1.狀態調整法:通常情況下,未確定故障前,不能隨意觸碰電路中的元器件,尤其是可調動的器件,除非事采取了措施,必要時方可觸動,也許改變之后有時故障會消除, 2,隔離法:即根據故障檢測的流程圖,分割包圍逐步縮小故障搜索范圍,配以信號對比、部件交換很快就可查到故障的所在,這種方法比較安全,3,電容旁路法:如果電路出現不尋常的狀況時,就可以用此法確定大概位置, 4,觀察法:也就是利用視覺、嗅覺、觸覺等器官就可發現液位計出現故障的位置, 5,排除法:就是通過拔插儀表內的插件板、器件來判斷,如果拔除某一插件板或器件后儀表恢復正常,那么則說明故障的位置就在此, 6,敲擊手壓法:一般儀表在運行期間,時時壞,就可用這種方法進行檢測。
(本選型指導由金馬儀表廠部提供,如您在使用伴熱磁翻柱液位計。的使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致電我司,我們有員為您答疑解惑)
產品相關關鍵詞 : 伴熱磁翻柱液位計。磁翻板液位計,磁性翻板液位計,帶遠傳磁翻板液位計,帶遠傳輸出磁翻板液位計,衛生型磁翻板液位計,磁敏電子液位計,磁敏電子磁翻板液位計,不銹鋼磁翻板液位計,防爆磁翻板液位計,防腐磁翻板液位計,襯氟磁翻板液位計,遠傳磁翻板液位計,UHZ磁翻板液位計,側裝式磁翻板液位計,頂裝式磁翻板液位計,油罐磁翻板液位計,廠家,選型,價格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