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供求商機> 鍋爐煙氣連續(xù)檢測系統(tǒng)
氨逃逸對燃煤細顆粒物排放的影響
現(xiàn)階段,煙氣脫硝的主流技術是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在商用V2O5-WO3/TiO2類催化劑的作用下,加入NH3還原劑將NOx還原成N2,實現(xiàn)NOx的無害化處理。受催化劑老化、中毒、負荷波動等因素影響,噴入的NH3很難*反應,致使部分NH3在SCR脫硝過程中未被消耗,引發(fā)氨逃逸現(xiàn)象。同時,催化劑中活性組分釩還能將部分SO2(0.75%~1.5%)氧化生成SO3,轉化率與煙氣溫度、V2O5負載量正相關。逃逸NH3和SO3可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硫酸銨鹽,可能增加燃煤一次PM2.5排放濃度,并影響PM2.5的物化特征。因此,有必要詳細論述燃煤機組細顆粒物排放特征在
氨逃逸作用下的變化規(guī)律,主要包括煙風系統(tǒng)中硫酸銨鹽的形成/轉化和燃煤PM2.5的物性識別。
1.1 硫酸銨鹽的形成和轉化
1.1.1 硫酸銨鹽的形成機理
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逃逸氨可與新生成的SO3、H2O(或H2SO4酸霧)在SCR脫硫系統(tǒng)、空預器(APH)和煙氣中發(fā)生反應,利用形貌分析、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等表征手段,得知產物主要是氨逃逸衍生的NH4HSO4(ABS)和(NH4)2SO4(AS)細顆粒物,故推測反應機理如公式(1)~(5)所示。結合化學熱力學分析,這些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都小于零,因此從熱力學角度上看,形成硫酸銨鹽的正反應比較容易進行。
NH3+SO3+H2O→NH4HSO4 (1)
NH4HSO4+NH3→(NH4)2SO4 (2)
2NH3+SO3+H2O→ (NH4)2SO4 (3)
SO3+H2O→H2SO4 (4)
H2SO4+NH3→NH4HSO4 (5)
已有研究報道NH4HSO4的生成路徑有2個,對應著反應(1)和(5),通過化學反應平衡計算得知H2SO4與SO3的體積比和煙氣溫度負相關,在空預器溫度窗口下反應(5)可能占主導。進一步探索形成硫酸(氫)銨的反應動力學特性,發(fā)現(xiàn)NH4HSO4生成速率高于(NH4)2SO4,說明反應(2)可能是硫酸銨生成的主要反應通道。Radian公司通過動力學模型(Radian=[SO3]×[NH3]×[TABS形成-T出口煙氣平均值])評估了NH4HSO4在空預器中的生成速率,發(fā)現(xiàn)NH4HSO4的形成與反應物NH3、SO3濃度正相關,與煙氣溫度、APH運行溫度也緊密相關,且Radian 數(shù)為5000~7000時APH中的沉積物不易引起堵塞。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