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歐姆龍旋轉式編碼器概要:

旋轉式編碼器的定義 旋轉式編碼器,是將旋轉的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氣信號,對該信號進行處理后檢測位置速度等的傳感器。檢測直線機械位移量的傳感器稱為線性編碼器。 特長

①根據軸的旋轉變位量進行輸出 通過聯合器與軸結合,能直接檢測旋轉位移量。; ②啟動時無需原點復位。(僅型) 型的情況下,將旋轉角度作為數值進行并列輸出。 ③可對旋轉方向進行檢測。 增量型中可通過A相和B相的輸出時間,型中可通過代碼的增減來掌握旋轉方向。 ④請根據豐富的分辨率和輸出型號,選擇合適的傳感器。 根據要求精度和成本、連接電路等,選擇適合的傳感器。 
日本歐姆龍旋轉式編碼器原理 
項目分類 | 特長 | 構造 | 輸出波形 |
---|
增量型 E6A2-C E6B2-C E6C2-C E6C3-C E6D-C E6F-C E6H-C E6J-C | 本型號能根據軸的旋轉位移量,輸出脈沖列。 其方式是通過其他計數器,計算輸出脈沖數,通過計數檢測旋轉量。 希望知道某輸入軸位置的旋轉量,先按基準位置,使計數位的計數值復位,然后再用計數器把由該位置發出的脈沖數累加起來。 因此,可任意選擇基準位置,且可無*檢測旋轉量。 其大的特長是,可添加電路,產生1周期信號的2倍、4倍脈沖數,提高電流的分辨率(注)。 此外,可把每旋轉一周發生的Z相信號作為1旋轉內的原點使用。 注. 需要高分辨率時,一般可采用4倍增電路方式。 (如果把A相、B相的上升、下降波形分別進行微分,可得到4倍輸出,分辨率則為4倍)。 | 
與軸旋轉同時寫入光學圖案的磁盤時,通過兩處狹縫的光就會相應地被透過、遮斷。這種光通過與各自的狹縫相對的受光元件轉換為電流,通過波形整形后,成為2個矩形波輸出。 另2處的狹縫要配置在與矩形波輸出的相位差1/4間距處。 | 
| 多旋轉型 E6C-N | 單旋轉型數據與通常的型具有同樣的特長。 旋轉量數據也可作為數據輸出,根據旋轉量數據的檢測方式,選擇需要或不需要電源斷開時的支持電源用電池的類型。 使用增量型編碼器,可適用于編碼器在任意旋轉狀態下位置檢測化的場合。 | 檢測部與型的構成基本相同。 采用部分單旋轉的信號,根據內部設置的計數器,累計單旋轉的1次旋轉量,并作為的代碼,輸出多旋轉數據。 | 
| 型 E6CP-A E6C3-A E6F-A E6J-A | 本型號為把旋轉角度通過2n的代 碼作為值,通過并聯輸出。 因此,如果持有輸出代碼位數的 輸出量。分辨率較大時,輸出量 就會增加,方式是通過直接讀取 輸出代碼,進行旋轉位置檢測。 編碼器一旦被裝入機械,則可確 定輸入旋轉軸的零位,一般把零 位作為坐標原點,旋轉角度用數 字輸出。 此外,不會因干擾等發生數據錯 落,也無需進行啟動時的原點復 位。 另外,因高速旋轉,不能讀取符 號時,若降低轉速,則可讀取正 確的數據,此外因停電等切斷電 源,再次接通電源的情況下,也 能讀取正確的旋轉數據。 | 
旋轉已寫入圖案的磁盤,透過狹縫的光就可依據圖案,處于透過與遮斷交替的狀態。 透過的光可通過受光元件轉換為電流,并進行波形整形后,變成數字信號。 | 
|
|

如您對文章中出現的產品感興趣,請點擊鏈接:日本歐姆龍旋轉式編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