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傳感器,顧名思義,是用來檢測角度的。它的身體中有個孔,可以配合樂的軸。當連結到RCX上時,軸每轉過1/16圈,角度傳感器就會計數次。往個方向轉動時,計數增加,轉動方向改變時,計數減少。計數與角度傳感器的初始位置有關。當初始化角度傳感器時,它的計數值被設置為0,如果需要,你可以用編程把它重新復位。
如果把角度傳感器連接到馬達和輪子之間的何根傳動軸上,將正確的傳動比算入所讀的數據。舉個有關計算的例子。在你的機器人身上,馬達以3:1的傳動比與主輪連接。角度傳感器直接連接在馬達上。所以它與主動輪的傳動比也是3:1。也就是說,角度傳感器轉三周,主動輪轉周。角度傳感器每旋轉周計16個單位,所以16*3=48個增量相當于主動輪旋轉周。我們需要知道齒輪的圓周來計算行距離。幸運地是,每個LEGO齒輪的輪胎上面都會標有自身的直徑。我們選擇了體積大的有軸的輪子,直徑是81.6CM(樂使用的是公制單位),因此它的周長是81.6×π=81.6×3.14≈256.22CM。已知量都有了:齒輪的運行距離由48除角度所記錄的增量然后再乘以256。我們總結下。稱R為角度傳感器的分辨率(每旋轉周計數值),G是角度傳感器和齒輪之間的傳動比率。我們定義I為輪子旋轉周角度傳感器的增量。即:
I=G×R
在例子中,G為3,對于樂角度傳感器來說,R直為16.因此,我們可以得到:
I=3×16=48
每旋轉次,齒輪所經過的距離正是它的周長C,應用這個方程式,利用其直徑,你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C=D×π
在我們的例子中:
C=81.6×3.14=256.22
是將傳感器所記錄的數據-S轉換成輪子運動的距離-T,使用下面等式:
T=S×C/I
如果光電傳感器讀取的數值為296,你可以計算出相應的距離:
T=296×256.22/48=1580 距離(T)的單位與輪子直徑單位是相同的.
無接觸角度傳感器
無觸點角度傳感器,又稱無接觸電位器,廣泛應用于業自動化設備、程機械、紡織機械、紙印刷機械、石化設備、防業等自動控制設備的水平和旋轉角度的測量,也適用于拉絲機等作張力傳感器。
角度傳感器在軍事上的應用
大家熟知的火炮是利用燃氣壓力等能源拋射彈丸,口徑等于和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擊武器。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兩大分組成。早在1332年,中的元朝就在裝備了早的金屬身管火炮:青銅火銃。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兩大分組成。火炮射擊時對炮床傾角的要求很,利用角度傳感器的數字式象限儀,可明顯提校正炮床的速度,降低操作難度。
角度傳感器是作為炮彈發射的準確性,穩定性提供大的幫助。大家都知道火炮身管用來賦予彈丸初速和飛行方向,炮尾用來裝填炮彈,炮閂用以關閉炮膛,擊發炮彈。如今炮架由反后坐裝置、方向機、低機、瞄準裝置、大架和運動體,角度傳感器等組成,而反后坐裝置用以保證火炮發射炮彈后的復位,方向機和低機用來保證火炮發射炮彈后復位,方向機和低機用來操縱炮身變換方向和低,瞄準裝置由角度傳感器,瞄準具和瞄準鏡組成,用以裝定火炮射擊數據,實施瞄準射擊,大架和運動體用于射擊時支撐火炮,行軍時作為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