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分為自力式壓力、壓差和量調節閥三個系列。自力式壓力調節閥根據取壓點位置分閥前和閥后兩類,取壓點在閥前時,用于調節閥前壓力恒定;取壓點在閥后時,用于調節閥后壓力恒定。當將閥前和閥后壓力同時引入執行機構的氣室兩側時,自力式壓差調節閥可以調節調節閥兩端的壓力恒定,也可將安裝在管道上孔板兩端的壓差引入薄膜執行機構的氣室兩側,組成自力式量調節閥,或用其他方式將量檢測后用自力式壓差調節閥實現量調節。
閥后壓力控制
作介質的閥前壓力P1經過閥芯、閥座后的節后,變為閥后壓力P2。P2經過控制管線輸入到執行器的下膜室內作用在盤上,產生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決定了閥芯、閥座的相對位置,控制閥后壓力。當閥后壓力P2增加時,P2作用在盤上的作用力也隨之增加。此時,盤的作用力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使閥芯關向閥座的位置,直到盤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為止。這時,閥芯與閥座的通面積減少,阻變大,從而使P2降為設定值。同理,當閥后壓力P2降低時,作用方向與上述相反,這就是自力式(閥后)壓力調節閥的作原理。 本類閥門在管道中般應當水平安裝。
當需要改變閥后壓力P2的設定值時,可調整調節螺母。
閥前壓力控制
作介質的閥前壓力P1經過閥芯、閥座后的節后,變為閥后壓力P2。同時P1經過控制管線輸入到執行器的上膜室內作用在盤上,產生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決定了閥芯、閥座的相對位置,控制閥前壓力。當閥前壓力P1增加時,P1作用在盤上的作用力也隨之增加。此時,盤的作用力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使閥芯向離開閥座的方向移動,直到盤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為止。這時,閥芯與閥座的通面積增大,阻變小,從而使P1降為設定值。同理,當閥前壓力P1降低時,作用方向與上述相反,這就是自力式(閥前)壓力調節閥的作原理。
當需要改變閥前壓力P1的設定值時,可調整調節螺母。
使用方法
1. 在常溫下使用氣體或低粘度液體場合時的操作:
(1) 緩慢開啟閥前后截止閥;
(2) 擰松排氣塞,直至氣體或液體從執行機構溢出為止
(3) 然后重新擰緊排氣塞,調節閥即可作。所需壓力值的大小可通過壓力調節盤的調整而得到,調整時,注意觀察壓力標示值,動作緩慢,不得使閥桿跟著轉動
2. 使用蒸汽場合時的操作:
(1) 從冷凝器上擰下注液口螺釘
(2) 擰松執行機構排氣塞
(3) 使用漏頭通過注液口加入直至排氣孔出為止
(4) 擰緊排氣塞,繼續注水直至溢出注液口
(5) 擰緊注液口螺釘
(6) 緩慢開啟調節閥前后截止閥
(7) 調整壓力調節盤,并觀察壓力表示值達到要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