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中國女性進行研究發現,孕期暴露于較高水平的特定空氣污染物或會增加胎兒異常生長的風險。
圖片來源:Yale University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基于對2010-2012來自中國蘭州8000多名女性的研究數據得出了上述結論,同時這項研究也是科學家們在空氣污染水平較高的地區進行的空氣污染物和胎兒發育的關聯性研究。
研究者Yawei Zhang說道,目前我們非常缺少關于空氣污染和胎兒過度生長之間的研究,這項研究中我們通過分析來自蘭州出生隊列研究中的相關數據,調查了一種假設,即女性孕期暴露于較高水平的PM10會增加胎兒異常生長的風險,包括發育不良和過度生長,研究人員還想通過研究調查是否孕婦能夠保護胎兒免于可能性空氣污染物的影響。
當同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后,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蘭州政府監測站的每日PM10的平均濃度數據,PM10是一種和多種健康狀況相關的多種空氣污染;利用超聲監測來獲取孕期胎兒的四個生長參數,隨后研究人員監測了PM10的暴露與胎兒異常生長風險之間的關聯。結果,研究人員一致認為,暴露于較高水平的混合空氣污染物(來自汽車尾氣、工業排放氣體及建筑活動氣體)和胎兒頭圍過度增長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
隨后研究人員通過面對面訪談的形式收集了來自孕婦家庭和工作地址的相關信息,當加入了個體的家庭和工作地址信息后研究人員重新計算了女性暴露于PM10的水平。研究者Zhang說道,這項研究闡明了高水平的PM10與孕婦胎兒過度生長風險之間的關聯,此外,研究人員在不同人群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因此,通過深入調查PM10的組分對于確定引發上述關聯性的“罪魁禍首”至關重要。
本文研究對于公眾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后期研究人員還將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高水平的PM10是如何誘發胎兒異常發育的,研究者希望能在另一項出生隊列研究中復制本文的研究結果,同時鑒別出孕婦的易感空氣污染物。Zhang表示,選擇合適的懷孕時間且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里盡量減少外出,或許能夠幫助孕婦有效降低胎兒異常生長的風險。這項研究中的參與者均為18歲以上的育齡女性,且孕周在20周以上。(生物谷)
原始出處:
Zhao N, Qiu J, Ma S, et al. Effects of prenatal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ant PM10 on ultrasound-measured fetal growth. Int J Epidemiol. 2018 Feb 26. doi: 10.1093/ije/dyy019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