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巖棉,即外墻外保溫材料的一種。近年來,當市場占有量達90%的有機保溫材料處于停滯觀望之時,作為達到防火等級*的外墻外保溫無機材料聚氨酯復合板,立絲巖棉板卻迎來了的市場良機。
今年以來,巖棉價格已由42元/平方米左右飆升至200多元/平方米。即便如此,市場需求仍然供不應求。
巖棉材料之所以漲價,政策調整是直接原因。隨著近幾年北京、上海、沈陽等地發生大火,令當前大量使用的外墻外保溫有機材料的防火弊端暴露出來。今年3月,*部消防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將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納入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范圍,并規定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必須達到*。
對此,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秘書長胡小媛表示,今年巖棉價格上漲的原因在于產能不足。“當前能夠應用于外墻保溫上的巖棉產能不足10萬噸,這與去年184萬噸用于外墻保溫市場規模相比差距甚遠。以不足10萬噸巖棉產能替代180多萬噸有機保溫材料市場,缺口量足以用物以稀為貴來描述。"
準入標準將從嚴制定
中國絕熱節能協會人士指出,根據初步測算,“十二五"期間,全國新增年均竣工建筑面積為20億平方米,按照zui為保守的需求量測算,年需巖棉為238萬噸,可創造產值119億元。
不難預見,在巨大的市場空間面前,各路資本投資巖棉生產線會成為一種市場選擇。
而為了避免生產線重復建設,工信部及時主持起草了外墻外保溫用巖棉行業準入條件。準入條件確定了生產線建設條件、布局、規模與工藝裝備、產品質量、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等多項指標。其中,規模指標初步定為年產能2萬噸。
專家指出,盡管現有中小企業也可以加大投資增加產能,但是在布局、裝備、能耗等多個標準的要求下,都能滿足的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巨大的市場缺口主要還是靠來填補。
工信部人士稱,通過設立較高的準入門檻,將支持*產能加快布局,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做優做大做強,引導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