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土地整治藍皮書》顯示,中國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的面積約5000萬畝,很多地區土壤污染嚴重。隨著土壤污染問題的凸顯,土壤修復,這個有些陌生的名詞正逐漸走進公眾視野。這個環保新產業如今正在迅速發展,但是修復周期的漫長讓人感覺到了治理土壤污染的壓力之大。
藍皮書指出,由污染導致的土地廢棄和退化情況嚴重。尤其是耕地污染問題已經影響到糧食安全,在大城市周邊、交通主干線及江河沿岸的耕地,受到的污染更重。近年來不管是土壤還是水體,鎘含量普遍增加,這種重金屬不降解、不轉移,人體吸收后也不排泄。類似鎘這樣的重金屬超標,在沿海工業發達地區和西南酸性土壤聚集地區,尤其嚴重。
由于中國工業化發展較晚,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的土壤修復行業起步也較晚,zui早開始于2008年奧運會前后。2012年3月份出臺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將節能環保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土壤修復也在環保產業的重點發展之列。伴隨著*對土壤修復的重視和政策的日漸明了,土壤行業的掘金者迅速集結,產業呈現爆發增長的趨勢。業內人士透露,吸引掘金者紛至沓來的重要原因,是土壤修復項目往往投入巨大,少則幾千萬動輒上億元。
我國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的面積約5000萬畝,土地面臨著嚴重污染和退化。未來我國不僅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同時要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針對礦山開發、城市建設可能導致的土地污染和退化,藍皮書提出,要把保護生態放在突出位置保證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土地的低效率是一個核心問題,比如說工業,這些工業技術開發區,(園區產值)zui高的在廣東,畝產就是幾千萬,但是低的可能幾百萬、幾十萬都不到。怎么能夠通過土地綜合利用管理,把產值做上去,這也是我們一個努力的方向。
當前中國城鎮化水平正處于快速增長區間,以后一個時期,基礎設施用地需求處在高峰期,一系列區域規劃的落實和產業園區發展,都將導致建設用地需求呈激增狀態。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工業與農業、城鎮與農村、生產與生態爭地不斷加劇,土地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