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渤海億噸級油田順利投產 多項油采技術首獲應用
2025年07月22日 16:03:44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03

近日,我國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海上最大規模淺層巖性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將為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年內實現4000萬噸總產量目標提供關鍵支撐。
近日,我國渤海億噸級油田——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成功投產,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我國海上最大規模淺層巖性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為渤海油氣資源開發注入新動能。
作為渤海灣盆地的重要發現,墾利10-2油田于2021年9月被探明,其位置處于渤海南部海域,距天津市約245公里,區域平均水深約20米,探明地質儲量超1億噸,是該盆地凹陷帶淺層首個億噸級巖性油田。該油田開發分為一期、二期兩步推進,此次投產的一期項目核心生產設施包括1座新建中心處理平臺與2座無人井口平臺,計劃部署開發井79口,預計高峰時期日產油氣當量可達3000噸,產能釋放節奏清晰可控。
我國稠油開發歷來面臨復雜挑戰。以中國石化稠油為例,其以陸相沉積為主要特征,具有埋藏深(1000-2400米)、油層薄(小于8米)、黏度高(5萬-100萬毫帕·秒)的特點,且儲層變化快、非均質性強、油品類型多樣,開采難度顯著高于常規原油。盡管如此,我國已探明稠油地質儲量達39億噸,通過冷采、蒸汽吞吐、方式轉換三代技術的迭代接替,實現了年千萬噸規模穩產30年的業績;在此基礎上,創新形成的SAGD(蒸汽輔助重力泄油)、蒸汽驅等提高采收率技術,已在2.51億噸儲量區塊成功應用。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稠油生產國,累計動用儲量26.53億噸,建成遼河、勝利、新疆、渤海、河南等多個規模化稠油生產基地,產業根基持續夯實。
而墾利10-2油田的開發,更是對我國海上稠油技術的全新考驗。作為我國海上首次開發的枝蔓狀稠油油藏,其儲量分布呈現“散、窄、薄、雜”的典型特征——油氣儲存在窄長彎曲的砂體中,不同砂體交織如樹枝投影,形成獨特的“枝蔓狀”結構。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油藏總師蔡暉指出:“‘枝蔓狀+稠油熱采’的組合,無論在儲層類型還是開發方式上,在國內外都極為罕見。”為此,中國海油通過科研攻關構建了一套復雜稠油油藏開發技術體系,不僅能精準描繪地下油藏的形態與分布,更實現了高溫蒸汽向地層的精確注入以驅動原油采出,為油田高效開發筑牢了技術根基。
為加速儲量向產量轉化,中國海油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在鉆完井工程領域實現多項關鍵突破,其中自主研發的高溫電潛泵注采一體化技術首次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該技術于2023年試驗成功,一舉攻克井下關鍵工具、安全控制系統、監測系統、國產電泵系統、高溫井口穿越與密封系統、耐350℃高溫電纜等六項裝備的耐高溫難題,同步形成了配套的高溫高壓方案設計能力、非標零部件加工制造能力及平臺作業實施能力。其核心優勢在于可適應350攝氏度高溫蒸汽注熱工況,并將傳統的注采兩次作業整合為一次完成,直接節省井下作業成本約70%,大幅提升開發效率。
針對油田儲量分布零散、原油黏度跨度大的實際情況,項目團隊創新采用“常規注水+蒸汽吞吐+蒸汽驅”聯合開發模式。一期項目的中心處理平臺更是集成化設計的典范——配套常規冷采與稠油熱采兩套生產系統,搭載關鍵設備240余套,不僅是當前渤海區域工藝流程最復雜的生產平臺之一,更是渤海南部海域首座規模化稠油熱采平臺,為多元開發需求提供了硬件支撐。
墾利10-2油田群(一期)的成功投產,不僅標志著我國海上復雜稠油油藏開發邁入成熟階段,更將為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年內實現4000萬噸總產量目標提供關鍵支撐,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工信部發布2025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 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
2025上半年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工業大省“挑大梁”的作用突出,下一步,工信部將在鞏固基礎、提升質量、培育動能、優化環境等方面持...2025-07-21 17:15:36 -
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化工園在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正式動工,計劃推動50家以上企業完成科研成果轉化,有力支撐大灣區新材料產業能級提升。2025-07-21 13:59:23
-
項目名稱:整車、零部件電磁混響室采購,項目編號:0701-254208070052,招標范圍:整車、零部件電磁混響室采購,招標機構...2025-07-21 11:37:07
-
近日,北京發布了《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這是全國首個科學智能專項地方政策。2025-07-16 14:06:05
-
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目錄》禁止出口的技術不得出口,限制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2025-07-16 11:25:5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