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掌上明珠”淪為“電子廢物” 科技高速發展背后的回收網絡完善難題
2024年05月10日 13:39:0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8057

智能手機的迅速迭代也催生出許多科技社會所要面對的難題,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電子垃圾”。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科技的發展許多時候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智能手機的出現就如同一塊豐碑,標志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們開始通過智能手機擁抱科技風潮,享受著數字服務帶來的便利。甚至時至今日,出門在外僅僅依靠手機便可以滿足我們的通信、娛樂、導航、拍照、支付需要, 成為我們手中的“掌上明珠”。
但與此同時,智能手機的迅速迭代也催生出許多科技社會所要面對的難題,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電子設備。這些設備主要包括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以及計算機等通訊電子產品等電子科技的淘汰品。目前我國電子廢棄物處置能力約每年1.7億臺。如果以正常的電子垃圾產生速度來推算,在合理規劃回收方案的情況下,是可以穩定處理電子垃圾的。
但問題同樣也出現在這里,由于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現代科技產品迭代速度過快,導致電子垃圾的產生速度已經也過快,實際處理能力很有可能會應付不了未來垃圾產生的速度,而加快電子廢物處理效能本身有面臨許多難題,需要盡快完善。
根據聯合國日前發布的第四次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電子廢物產生量達到6200萬噸,比2010年增長了82%,但回收速度僅為產生速度的五分之一,每年因此會出現62億美元的可回收自然資源流失,并帶來污染風險。與此同時,電子垃圾回收難度很高,盡管有些國家要求人為送至廢棄點,但是空缺依舊很大。
此外,電子垃圾的種類繁多也是導致回收難的主要原因。例如其中既有所含材料比較簡單,對環境危害較輕的廢舊電子產品,也有所含材料比較復雜,對環境危害比較大的廢舊電子產品,甚至還有不少包含了稀有金屬、貴金屬。這一系列原因也讓電子廢棄物成為了“人造礦山”,而處理能力便是“開采能力”。
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我國在這方面表現是比較突出的,并且已經開始了智能自動化方向發展。
前面提過,我國有約每年1.7億臺的電子廢棄物處理能力,這得益于我國已經有109家規范且成熟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企業。目前,電子廢物處理方式主要有人工拆卸、分揀、物理破碎、分選等,而人力成本在其中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而我國在這方面較早的引入了數字技術,通過先進的專利技術和成套工藝技術,借助自動化、智能化方案,優化了工藝流程,提高了拆解效率和水平,減少了人力消耗同時,提升了回收效果。像是冰箱這種廢棄物,回收純凈度更是可以達到95%以上。
但即便如此我們依舊無法保證后續的處理能力能夠跟得上電子垃圾的產生速度,甚至背后會引出一些渠道上的問題。例如廢舊家電方面每年就會產生大量流入地下拆解渠道的問題。并且這些違規的處理渠道由于工藝、裝備的不足,在回收過程中存在大量的環保和安全問題。
事實上關于這一點,在此前國務院日前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中也有所強調,其中明確提到了引導消費者、企事業單位規范交投電子廢物,保證電子廢物移交到正規的回收商,實現規范化處理。
總而言之,如何從政策切入,佐以技術工藝、裝備、回收模式的升級,強化回收能力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電子廢棄的產生也成為了目前解決電子廢棄回收網絡完善難題的關鍵。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共享百家行”第七站——國科溫州研究院:做好儀器共享市場化建設
近日,“共享百家行”第七站活動于國科溫州研究院舉行,圍繞“儀器共享服務效率提升與市場化”展開深度研討,為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提供...2025-05-16 19:51:40 -
5月14日,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公布技術創新中心擬認定名單。經嚴格審核、評估等相關程序,共有10家單位通過評估。2025-05-15 14:54:39
-
七部門聯合發布《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重點圍繞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支...2025-05-15 13:51:55
-
5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和復核工作。2025-05-15 10:13:03
-
助推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邁向新高度 第63屆高博會將于長春舉辦
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將于5月23至25日在吉林長春舉辦,將圍繞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這一主題,集中展示吉...2025-05-14 17:06:17 -
近期,各大儀器儀表行業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報告。化工儀器網特整理了70家企業的一季報財務數據,從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帶大家了...2025-05-13 17:22:2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