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凈土保衛戰”如箭在弦 土壤監測市場商機肆起
2018年09月13日 13:47:57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作者:MM 點擊量:7345

土壤污染是一個世界性環境難題,一個比空氣污染更頑固、更難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工業化進程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國土壤污染也日趨嚴重,“凈土保衛戰”呼求日益高漲,行業征戰一觸即發!
【中國化工儀器網 本網視點】土壤污染是一個世界性環境難題,一個比空氣污染更頑固、更難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工業化進程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國土壤污染也日趨嚴重,“凈土保衛戰”呼求日益高漲,行業征戰一觸即發!

土壤污染現狀日趨嚴峻 污染防治迫工程快馬加鞭
眾所周知,由于隱蔽性、累積性、不可逆轉性等特點,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就很難治理。土壤污染不僅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威脅人民居住生態環境安全。長期食用受污染的農產品也可能嚴重危害居民的身體健康。可以說,土壤污染治理十分迫切。
毫不夸張地說,土壤污染已成為健康強國建設的突出短板之一。不過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國土壤污染現狀。土壤污染防治尚處于起步階段,從國內外治理經驗來看,土壤污染成因復雜多樣,非一朝一夕,治理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凈土保衛戰”的打響,早在2015年就已見曙光。2015年環保部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將土壤污染防治等納入立法主要內容。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被認為土壤修復事業的里程碑事件。“土十條”發布后,2017年以來,《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等政策法規密集發布,相關標準建設不斷完善,土壤治理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抹上了濃重而精彩的一筆。
《土壤污染防治法》面世 讓土壤治理工作有法可依
8月31日,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在學界和產業界的“千呼萬喚”中終于面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土壤污染防治法》)作為我國制定專門的法律來規范防治土壤污染,這意味著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專項法律的空白得以填補。土壤環境保護有法可依,則十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法律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據悉,《土壤污染防治法》將全面、系統、有針對性地解決土壤治理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和瓶頸。該法確立了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等13類土壤污染責任主體及其責任范圍,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政府責任制度、污染人責任制度、環境信息共享機制、污染狀況調查和監測制度、有毒有害物質的防控制度、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制度、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等土壤污染風險管理制度。
《土壤污染防治法》中指出,土壤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是管控風險。在業內人士看來,為了推動《土壤污染防治法》地有效實施,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應加快步伐。后期,國家相關部門應制定國家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土壤環境監測規范、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具體管理辦法等政策,從落地實施層面給予方向性的指導。
事實上,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出臺不久,不少地方也加快了針對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廣東計劃用三年時間通過摸清土壤污染狀況底數、強化污染源頭預防、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等一系列舉措,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步伐。河南積極推進先行區和試點建設。2018年以來,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依據土壤污染防治1+6+10攻堅方案,積極推進各項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利好政策催生市場需求 企業布局有望提速
從市場角度出發,土壤污染修復產業是整個土壤環境保護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沒有產業的支撐,土壤污染的防治猶如空中樓閣。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臺,將催生土壤污染治理需求,極大地釋放土壤環境監測和土壤修復等市場空間。
另外,2017年《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已是大的環境產品出口國。但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在環境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仍較弱,大氣、水、土壤等領域的監測設備基本依賴進口。顯然,土壤監測設備的國產化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土壤修復市場的熱度日益攀升。這直接表現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的爭奪上。目前已有眾多資本和企業紛紛進入該行業尋找發展機會。天瑞儀器、海光儀器、聚光儀器、北京金索坤等企業在土壤分析用原子熒光光度計、X熒光土壤重金屬分析、土壤凍干機、土壤養分分析儀、汞分析儀等行業專業儀器研發上投入了不菲的資金與精力。尤其是對技術含金量高的綠色環保設備進行持之以恒地開發和探索。
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落地和即將實施,無疑會加速高精尖環保檢測設備的研發和市場拓展。其也將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土壤污染防治的強有力的武器,切實減輕土壤污染,科學全面地保障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某種程度而言,《土壤污染防治法》將為土壤檢測市場蓬勃崛起孕育較為寬松的制度環境,助力土壤檢測市場厚積薄發,進而邁入良性循環的發展快車道!
下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年7月8日—11日,第十五屆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管理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在西安隆重召開。分論壇二主題為超分辨光學成像技術2025-07-18 15:57:13
-
第十五屆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管理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分論壇五:分子互作技術論壇
本屆研討會主題為 “加強生命科學儀器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專業技術人才創新能力,開創平臺技術共享新模態”2025-07-17 09:05:23 -
預算1173.848萬元 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采購文物保護專用設備
近日,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購中心組織公開招標,采購超景深顯微鏡、便攜式紅外光譜儀等文物保護專用設備,預算1...2025-07-16 09:55:41 -
近日,大連工業大學就“大連工業大學分析測試平臺建設項目-教學、科研平臺建設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554.5萬元。2025-07-16 09:25:27
-
近日,江陰疾控中心就“江陰疾控中心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134萬元。2025-07-16 09:10:5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