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歐博偉生物:工業微生物產生菌的分離篩選是微生物資源開發的核心環節,目的是從復雜環境中分離出具有特定代謝功能(如產酶、抗生素、有機酸等)的菌株,并優化其生產性能。以下是詳細的步驟和關鍵點:
一、明確目標與設計實驗方案
1、確定目標產物
例如:抗生素、酶類(淀粉酶、脂肪酶、纖維素酶)、有機酸(檸檬酸、乳酸)、多糖、生物表面活性劑等。
根據產物特性選擇篩選模型(如抑菌圈法、顯色底物法、產物濃度檢測等)。
2、樣本來源選擇
常規環境:土壤(尤其是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水體、植物根際、堆肥等。
特殊環境:高溫溫泉(嗜熱菌)、高鹽環境(嗜鹽菌)、酸性/堿性環境(嗜酸/嗜堿菌)等,以篩選微生物。
二、樣本預處理與富集培養
1、物理/化學預處理
加熱處理:如分離芽孢桿菌時,80℃水浴10分鐘殺死非芽孢菌。
選擇性抑制劑:添加抗生素(如抑制真菌)或調整pH(如酸性條件篩選乳酸菌)。
梯度稀釋:降低樣本復雜度,提高目標菌分離概率。
2、富集培養
使用含特定底物的培養基,促進目標菌生長。
示例:
篩選纖維素降解菌:以羧甲基纖維素為碳源。
篩選產蛋白酶菌:添加酪蛋白為底物,觀察透明水解圈。
三、初篩(Primary Screening)
1、平板篩選法
顯色反應:
淀粉酶菌:淀粉培養基+碘液染色,透明圈越大酶活性越高。
脂肪酶菌:含橄欖油和羅丹明B的培養基,紫外燈下顯熒光暈圈。
抑菌圈法:如抗生素產生菌抑制指示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
2、高通量篩選技術
微流控芯片、熒光標記、流式細胞術等,快速篩選高產菌株。
四、復篩(Secondary Screening)
1、搖瓶發酵與產物定量
對初篩陽性菌進行小規模發酵,檢測產物濃度(如HPLC、分光光度法)。
優化培養基成分(碳源、氮源、誘導劑)和培養條件(溫度、pH、溶氧)。
2、穩定性測試
連續傳代5~10次,觀察產物的遺傳穩定性。
五、菌種純化與鑒定
1、純化方法
平板劃線法、稀釋涂布法,確保獲得單菌落。
2、形態與生理生化鑒定
形態:菌落形態、革蘭氏染色、顯微鏡觀察(孢子、鞭毛等)。
生理生化:碳源利用、酶活性(氧化酶、過氧化氫酶)、耐鹽性等。
3、分子生物學鑒定
16S rRNA基因測序:確定菌株屬種(通用引物27F/1492R)。
功能基因檢測:如聚酮合酶基因用于抗生素產生菌鑒定。
六、菌株優化與保藏
1、誘變育種
紫外線、化學誘變劑、ARTP(常壓室溫等離子體)誘變,結合高通量篩選。
2、基因工程改造
CRISPR-Cas9敲除競爭代謝通路,過表達關鍵基因。
3、菌種保藏
短期:斜面培養基(4℃保存1~3個月)。
長期:甘油管(-80℃)或冷凍干燥保藏。
七、工業應用評估
1、發酵性能:生長速率、底物轉化效率、抗污染能力。
2、經濟性:培養基成本、產物提取難度。
3、安全性:是否產毒素、是否屬于致病菌(需符合生物安全等級)。
示例:產淀粉酶菌的分離流程
1、采樣:面粉廠周邊土壤。
2、富集:以可溶性淀粉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30℃振蕩培養48小時。
3、初篩:淀粉瓊脂平板,碘液顯色后挑選透明圈直徑大的菌落。
4、復篩:搖瓶發酵測定酶活(DNS法測還原糖)。
5、鑒定:16S rRNA測序確定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通過系統化的分離篩選流程,結合現代分子技術,可高效獲得適用于工業生產的優良菌株。
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本站隸屬于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單位現提供微生物菌種及其細胞等相關產品查詢、咨詢、訂購、售后服務!與國內外多家研制單位,生物醫藥,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有著良好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歡迎廣大客戶來詢!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