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密度測定儀是用于精確測量液體、固體或半固體物質密度的儀器,廣泛應用于化工、醫藥、食品等領域。以下是其通用操作指南,具體步驟可能因儀器型號不同略有差異,建議結合儀器說明書使用。
一、操作前準備
儀器檢查
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好,電源線、數據線連接是否牢固。
確認測量池(如樣品杯、U 型管)清潔無殘留,若有污漬,可用無水乙醇或專用清潔劑擦拭,晾干后使用。
檢查溫度控制系統(如恒溫水浴、內置溫控)是否正常,設定至所需測量溫度(通常為 20℃或 25℃)。
樣品準備
液體樣品:需過濾去除氣泡和雜質,避免樣品中含有揮發性成分(如需測量,需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固體樣品:需加工成規則形狀(如塊狀、顆粒狀),表面無孔隙和雜質,若為多孔材料,需進行真空脫氣處理。
半固體樣品:需確保均勻無分層,必要時加熱攪拌后冷卻至測量溫度。
環境要求
操作環境溫度穩定(波動≤±0.5℃),避免陽光直射、氣流干擾(如風扇、空調直吹)。
桌面水平且穩固,避免儀器震動。
二、開機與校準
開機
接通電源,按下儀器電源鍵,等待系統自檢完成(通常顯示 “就緒” 或待機界面)。
若儀器帶觸摸屏或操作面板,選擇測量模式(如液體密度、固體密度、相對密度)。
校準
液體校準:常用蒸餾水(20℃時密度為 0.99823 g/cm3)或標準液進行校準。
將清潔的測量池裝滿校準液,排除氣泡,擦干外壁。
放入儀器測量位,點擊 “校準” 鍵,儀器自動記錄標準值,完成后取出校準液,清洗測量池。
固體校準:使用已知密度的標準塊(如不銹鋼塊),在空氣中和浸沒液體中分別測量,儀器自動計算修正系數。
建議每日使用前校準,或更換測量溫度、樣品類型后重新校準。
三、樣品測量步驟
1. 液體樣品測量
將處理好的樣品倒入清潔的測量池,確保無氣泡(可輕輕敲擊池壁排出氣泡)。
用濾紙擦干測量池外壁的殘留液體,避免污染儀器。
將測量池放入儀器的樣品槽,確保位置正確(如對齊定位標記)。
點擊 “測量” 鍵,儀器自動采集數據(如振蕩頻率、溫度),計算并顯示密度值(單位通常為 g/cm3、kg/m3 或 g/mL)。
重復測量 2-3 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測量完成后取出樣品,清洗測量池。
2. 固體樣品測量
將固體樣品放在空氣中測量臺上,點擊 “稱重”,記錄樣品在空氣中的質量(m1)。
選擇浸沒液體(如蒸餾水、乙醇,需已知密度 ρ 液),將樣品浸沒在液體中(避免接觸容器壁和底部),點擊 “測量”,記錄樣品在液體中的質量(m2)。
儀器自動根據公式計算密度:ρ 固 = (m1 / (m1 - m2)) × ρ 液。
若樣品溶于浸沒液體,需更換惰性液體(如石蠟油),并重新校準該液體的密度。
3. 半固體樣品測量
采用與液體類似的方法,若樣品粘稠不易流動,可使用專用取樣勺將樣品填入測量池,確保充滿無空隙,其余步驟同液體測量。
四、數據記錄與處理
測量完成后,儀器自動顯示密度值、溫度、測量時間等數據,可通過以下方式記錄:
直接讀取屏幕數值,手動記錄至實驗表格。
若儀器帶打印功能,點擊 “打印” 輸出數據;若帶 USB 接口或藍牙,可導出數據至電腦。
數據處理:根據需要計算相對密度(與水的比值)、濃度(部分儀器可關聯濃度曲線自動換算)。
五、測量后操作
樣品處理:廢棄樣品按實驗室規范分類處理,不可隨意傾倒。
儀器清潔:
測量池用蒸餾水或適合樣品的溶劑清洗 3-5 次,晾干后存放(避免用硬物刮擦內壁)。
儀器表面用干凈抹布擦拭,去除污漬。
關機:按電源鍵關閉儀器,斷開電源線,整理實驗臺。
六、注意事項
測量過程中避免觸碰儀器或樣品,防止震動影響精度。
高腐蝕性、高粘度樣品需使用專用耐腐蝕測量池(如聚四氟乙烯材質),測量后立即清洗,避免損壞儀器。
若儀器顯示異常(如數值波動大、報錯),應先檢查樣品是否符合要求、測量池是否清潔,必要時重新校準或聯系售后維修。
定期維護:每月檢查測量池密封性,每年由專業人員進行精度校驗。
通過以上步驟,可確保自動密度測定儀的測量準確性和穩定性。操作時需耐心細致,尤其注意樣品處理和校準環節,以減少誤差。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