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目標深入推進,氫能來源豐富、能量轉換效率高、無污染產生的優勢凸顯,在交通運輸、電力系統、工業脫碳等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氫能產業發展迅速,對氫能技術人才需求日益突出。2019年,新增“氫能技術應用”高職專科專業。2022年,“氫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培養氫能人才,已成為行業共識。氫能是一門涉及化學、物理、材料、環境、工程的綜合交叉學科,實踐性很強。很多學校教育、企業培訓受制于實驗經費和條件限制,難以搭建相關氫能實驗平臺,且擔憂學生們實驗安全問題,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進一步發展。僅憑書本、視頻方式,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將氫氣與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奇妙過程。
海億新能研制的氫燃料電池教學系統順應了這一迫切需求,幫助老師們更好地開展氫能教育培訓,讓同學們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地感受氫能的魅力。這套氫燃料電池教學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呢?一起來了解下。
氫燃料電池教學系統整體設計非常精巧,外觀類似于一臺大尺寸電視機,不受場地空間限制,可以在教室、實驗室展開教學培訓。系統采用平鋪式設計,分區明朗,燃料電池堆、氫氣供應系統、空氣供應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的連接關系和工作路徑一目了然。特別是氫燃料電池電堆采用了開放式結構設計,電極、質子交換膜(PEM)等關鍵組件清晰呈現,更容易理解電堆運作原理。
通過這套氫燃料電池教學系統,將書本教材上的技術原理示意圖變為一個個可視化實體,老師們可以更通俗易懂地進行理論傳授,學生們對氫燃料電池的陽極陰極、質子交換膜(PEM)、低Pt/非貴金屬催化劑、氣體擴散層(GDL)、膜電極(MEA)、流場板等知識概念有了肉眼直觀的認識,為今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
很多事情親手做一遍,印象更深刻。氫燃料電池教學系統可以幫助老師們展開“體驗式教學”。
系統配備了高清可觸摸顯示屏,不僅可以直觀看到各種運行參數,還可以進行純電/氫電/混合模式切換、啟停機、加減載等控制操作,人機交互體驗更友好。
系統主控支持編程導入,能自主調節氫氣流量、空氣流量、尾排時間等參數,研究不同參數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培養同學們的實驗探究能力。
此外,還配置了多個拓展接口,支持外接各類傳感器與設備(如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索不同工況條件下的氫燃料電池運行性能變化,增強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當氣體流動、燈泡亮起、風扇轉動的那一刻,能量轉換有了更具象化的認知,在實踐中觸摸科學的力量,感受氫能魅力。
當前,我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人才需求緊缺。海億新能開發的氫燃料電池教學系統具有交互性強、模塊可視化、安全性高、易于維護的優點,兼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非常適合各類學校企業的氫能人才培養需求,助力產業發展。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