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復合材料多場耦合固化工藝與力學性能的計算框架
2025年6月13日,《Composite Structures》(IF=6.3)發表西北工業大學航天設計與增材制造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西北工業大學陜西省空天結構技術重點實驗室最新研究《Effects of multi-field coupled curing process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FRP composites under three-point bending》(多場耦合固化工藝對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CFRP)三點彎曲力學性能的影響)。
研究亮點
開發了一個用于研究固化殘余應力(CRS)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影響的綜合計算框架。
考慮了諸如熱傳導、熱膨脹、模量、固化收縮以及固化動力學等與固化相關的性能,這些性能會對固化過程產生影響。
分析了固化殘余應力(CRS)對復合材料損傷演化、失效模式和變形的影響。
探討了復合材料鋪層效應,包括正交鋪層和單向鋪層的情況。
CFRP復合材料固化過程及力學測試的實驗流程
摘要 -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碳纖維增強聚合物(CFRP)復合材料因其優異的性能廣泛應用于航空結構件,但其力學性能受固化過程中產生的固化誘導殘余應力(CRS)影響; - 過去的方法忽略了CRS對復合材料損傷演化的影響,導致可靠性設計和性能預測不準確; - 本文提出了一種綜合計算框架,通過多場耦合固化過程模型獲得CRS,并將其作為初始預應力引入漸進損傷模型,研究其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 結果表明,CRS顯著影響了交叉鋪層復合材料的損傷演化、失效模式和變形,驗證了該框架的有效性。
方法 - 建立了包括熱化學模型和熱力學模型在內的多場耦合固化過程模型,考慮了固化依賴的模量、熱膨脹和固化收縮等屬性;
MRCC條件下復合材料的固化工藝結果。(a)溫度、固化度和固化速率,(b)樹脂基體的非機械應變。
- 通過有限元軟件ABAQUS/Standard進行熱化學和熱力學模擬,獲取溫度、固化度和CRS;
固化工藝后復合材料的CRS分布。
- 將CRS作為初始預應力引入漸進損傷模型,采用Hashin準則和Cohesive Zone Model(CZM)描述層內和層間損傷行為;
- 使用DIC和超景深顯微鏡實驗驗證了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并研究了不同鋪層方式(交叉鋪層和單向鋪層)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仿真與實驗結果對比
結論:
- 該研究揭示了固化誘導殘余應力(CRS)對CFRP復合材料在三點彎曲下的損傷演化、失效模式和變形有顯著影響;
考慮CRS影響的復合材料載荷-位移結果
- 創新點: 提出了一種綜合計算框架,將CRS作為初始預應力引入漸進損傷模型,全面考慮了固化過程對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CRS對復合材料損傷行為的影響
- 性能: 該框架能夠準確預測復合材料的損傷行為,與實驗結果吻合良好,平均誤差分別為7.6%(CP-1),4.3%(CP-2)和5.8%(UD);
- 研究涵蓋了從固化過程建模到實驗驗證的完整流程,涉及熱化學、熱力學和損傷模擬等多個方面
交叉鋪層復合材料的損傷行為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