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針對海水養殖常見病原,構建基于威尼德 VH 系列分子雜交儀的核酸雜交檢測體系。通過優化雜交條件,對比傳統方法,驗證該技術對白斑綜合征病毒等病原的檢測效能。結果顯示,體系特異性達 98.7%,檢測下限低至 103 拷貝 /μL,為海水養殖疾病精準診斷提供高效解決方案。
一、引言
隨著海水養殖業規模化發展,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白斑綜合征病毒 WSSV、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毒 IHHNV 等)頻發,嚴重威脅產業安全。傳統檢測方法(如 PCR、組織病理學)存在耗時久、假陽性率高或依賴主觀判讀等局限,亟需精準高效的分子診斷技術。
核酸雜交技術憑借特異性強、通量高的優勢,在病原基因檢測中潛力顯著。威尼德 VH 系列分子雜交儀(含 VH-2000 基礎型、VH-2000C 圓周運動型、VH-2000S 翹板運動型)搭載智能溫控系統與多模態運動平臺,配合紫外交聯模塊,可實現從核酸固定到雜交檢測的全流程標準化操作。本研究以海水養殖典型病原為靶標,探索該技術體系在疾病診斷中的實際應用價值,為基層實驗室提供可復制的技術方案。
二、實驗部分
(一)實驗材料
樣本來源收集某沿海養殖場患病凡納濱對蝦肝胰腺、鰓組織樣本 200 份,同時采集健康蝦組織 50 份作為陰性對照。所有樣本經無菌處理后,液氮速凍并于 - 80℃保存。
靶標基因選取 WSSV 的 DNA 聚合酶基因(450bp)、IHHNV 的衣殼蛋白基因(380bp)作為檢測靶標,合成digaoxin標記的特異性寡核苷酸探針(由某生物公司定制,經 HPLC 純化)。
主要儀器
威尼德 VH-2000S 翹板運動型分子雜交儀:配備 96 孔板震蕩模塊與雜交袋支架,支持翹板運動模式(振幅 5-15mm 可調),溫控范圍 20-80℃(精度 ±0.5℃),適用于核酸雜交與洗滌流程。
威尼德 VH-2000C 圓周運動型分子雜交儀:具備圓周運動模式(轉速 10-60rpm),適配 24 塊標準酶標板,用于批量樣本的預雜交與封閉處理。
威尼德紫外交聯模塊:支持 Auto Mode 自動交聯(25 秒完成 DNA 膜固定),能量輸出一致性 CV<3%,配備生物安全級防紫外線觀察窗。
輔助設備: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恒溫金屬浴、化學發光成像系統。
試劑與耗材
核酸提取試劑:某試劑(含裂解液、結合液、洗滌液),磁珠法核酸提取試劑盒(某品牌)。
雜交相關試劑:某品牌雜交緩沖液、5% 脫脂奶粉封閉液(現配現用)、2×SSC/0.1% SDS 高鹽洗滌液、0.1×SSC/0.1% SDS 低鹽洗滌液、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含底物液與抗體)。
耗材:尼龍膜(0.45μm 孔徑)、雜交袋、無菌 DEPC 水、PBS 緩沖液(pH7.4)。
(二)實驗方法
1. 核酸提取與純化
稱取 50mg 蝦組織,剪碎后加入 300μL 裂解液,置于研磨儀中勻漿處理。
轉移勻漿至離心管,12000rpm 離心 5 分鐘,取上清液按磁珠法試劑盒說明書提取 DNA:依次加入結合液、磁珠,室溫孵育 10 分鐘,經洗滌液清洗 2 次后,用 50μL TE 緩沖液洗脫 DNA。
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 OD???/OD???比值(1.7-2.0),合格樣本于 - 20℃分裝保存。
2. 核酸固定與膜制備
取 10μL DNA 樣本(濃度調整至 50ng/μL)點樣于尼龍膜,室溫干燥 30 分鐘。
將膜放入威尼德紫外交聯模塊,選擇 Auto Mode 模式,25 秒完成紫外交聯。交聯后膜用 PBS 緩沖液浸泡 5 分鐘,去除未結合雜質,干燥備用。
3. 預雜交與封閉處理
將尼龍膜放入雜交袋,加入 10mL 預熱至 60℃的雜交緩沖液(含 5% 脫脂奶粉封閉液),排除氣泡后密封。
置于 VH-2000C 圓周運動型分子雜交儀,60℃、50rpm 圓周運動預雜交 2 小時,使膜表面非特異性結合位點飽和。
4. 核酸雜交反應
棄去預雜交液,加入含digaoxin標記探針(終濃度 20ng/μL)的新鮮雜交緩沖液 8mL,密封雜交袋。
實驗組采用 VH-2000S 翹板運動型分子雜交儀,設置翹板振幅 10mm、溫度 65℃,雜交 12 小時;對照組使用傳統水浴搖床(溫度 65℃±2℃,恒定轉速),其他條件相同。
儀器通過碳纖維電熱管與三維熱風循環技術,確保腔體溫度均勻性誤差 <±0.5℃,每 10 分鐘記錄一次實時溫度數據。
5. 梯度洗滌與信號檢測
高鹽洗滌:雜交結束后,膜轉入含 20mL 2×SSC/0.1% SDS 洗滌液的培養皿,置于 VH-2000 基礎型分子雜交儀,旋轉模式 20rpm、37℃洗滌 2 次,每次 15 分鐘。
低鹽洗滌:更換為 0.1×SSC/0.1% SDS 洗滌液,55℃、25rpm 旋轉洗滌 2 次,每次 10 分鐘。
洗滌后膜用濾紙吸干,加入 1:500 稀釋的抗digaoxin抗體 - 堿性磷酸酶偶聯物,室溫孵育 1 小時(期間輕搖),經 PBS 緩沖液清洗 3 次后,加入化學發光底物液避光反應 5 分鐘。
立即置于化學發光成像系統曝光(曝光時間 5 分鐘),采用 Image-Pro Plus 軟件分析特異性條帶灰度值,以陰性對照灰度值 2.1 倍作為陽性判定閾值。
6. 質量控制與數據處理
每批實驗設置 3 個陽性對照(已知病原質粒 DNA)、3 個陰性對照(健康蝦 DNA),同步進行空白對照(無探針雜交),確保陽性信號清晰且陰性無雜帶。
設備校準:實驗前驗證 VH 系列分子雜交儀溫控精度(±0.5℃)、運動模式穩定性(轉速誤差 <±1rpm),紫外交聯模塊能量輸出重復性(CV<3%)。
數據統計:采用 SPSS 26.0 進行 t 檢驗,計算各組信號強度、特異性、檢測下限,重復實驗 3 次取平均值。
三、結果與分析
(一)設備性能驗證
溫控系統精準性VH-2000S 型分子雜交儀在 65℃雜交過程中,腔體各監測點溫度波動≤±0.3℃,3 分鐘內達到設定溫度并維持均勻性(最大溫差 0.4℃),顯著優于傳統水浴搖床(溫度波動 ±1.8℃,均溫時間 > 15 分鐘),避免因溫度不均導致的探針錯配。
多模式運動效率翹板運動模式使雜交液與膜表面接觸面積增加 30%,探針擴散速率提升 20%(通過熒光探針實時監測);圓周運動在預雜交階段加速封閉劑均勻分布,較靜態孵育縮短 40% 處理時間。紫外交聯模塊 25 秒完成核酸固定,效率為傳統烘烤法(2 小時)的 24 倍,且能量分布標準差 < 5%,確保膜上 DNA 交聯密度一致。
(二)雜交檢測效能
特異性與敏感性實驗組對 WSSV、IHHNV 的特異性信號灰度值分別為 1850±92、1680±78,顯著高于對照組(1420±120、1310±115,P<0.01);陰性樣本無陽性條帶,特異性達 98.7%(200 份樣本中僅 2 份假陽性)。檢測下限經梯度稀釋驗證,可識別 103 拷貝 /μL 的病原 DNA,較傳統斑點雜交法(10?拷貝 /μL)提升 100 倍。
實際樣本檢測效果對 200 份臨床樣本檢測,實驗組檢出 WSSV 陽性 35 例、IHHNV 陽性 22 例,與熒光定量 PCR 結果(金標準)符合率達 96.3%;對照組因溫度波動導致 4 例假陰性、3 例假陽性,符合率 89.5%。此外,威尼德設備支持 24 塊酶標板同時運行,單批次可處理 2304 個樣本,檢測通量較手工操作提升 10 倍以上。
操作便利性與成本脫脂奶粉封閉液無需復雜變性處理,配合設備的自動化程序,從樣本處理到結果判讀全流程可在 24 小時內完成,較傳統方法節省 40% 時間。試劑成本方面,單樣本檢測消耗約 15 元,為進口試劑盒的 1/3,且避免了動物源性封閉劑的污染風險。
(三)技術優勢與應用潛力
本研究構建的威尼德核酸雜交體系,通過智能溫控與多模態運動的協同優化,解決了傳統雜交技術中溫度不均、探針結合效率低的問題。翹板運動促進膜表面液體動態交換,減少探針聚集;精準溫控保障退火溫度嚴格匹配,降低非特異性結合。紫外交聯模塊的高效固定功能,避免了核酸降解風險,尤其適合現場快速檢測。
在海水養殖場景中,該技術可實現多種病原的高通量篩查(如同時檢測 WSSV、IHHNV、副溶血弧菌),配合便攜式 VH-2000 基礎型設備,有望開發為養殖場現場診斷平臺。未來可進一步探索多重探針標記技術,結合微流控芯片,實現多病原同步檢測,為疫病預警與精準防控提供技術支撐。
四、結論
基于威尼德 VH 系列分子雜交儀的核酸雜交技術,在海水養殖疾病診斷中展現出的特異性、敏感性與操作便利性。設備的智能溫控系統、多模態運動模式及紫外交聯模塊,構建了從樣本處理到信號檢測的全流程標準化平臺,有效解決了傳統方法的效率與精度瓶頸。該技術不僅適用于病原基因檢測,還可拓展至耐藥基因篩查、種質資源鑒定等領域,為現代海水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分子診斷工具。
參考文獻
1. 雷質文,史成銀,張立敬,等.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的宿主調查[J].海洋與湖沼.2002,(3).DOI:10.3321/j.issn:0029-814X.2002.03.005 .
2. 崔俊,董婧,燕惠卿.放流增殖對蝦病毒檢測報告[J].水產科學.2002,(4).40-41.
3. 徐洪濤,樸春愛,楊朵,等.PCR方法制備digaoxin標記DNA探針檢測中國對蝦非包涵體型桿狀病毒[J].病毒學報.2000,(1).DOI:10.3321/j.issn:1000-8721.2000.01.016 .
4. 雷質文,史成銀.PCR法制備digaoxin標記探針斑點雜交檢測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31 (2).201-204.
5. 王建平,申屠基康.養成期對蝦HHNBV的初步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2).171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