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是指工業潤滑脂含水的質量分數,即在產品規格上是用來控制含水分的百分率。測定方法按GB/T512《潤滑脂水分測定法》進行。
水分在潤滑脂中存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結構水,形成水合物結晶,這種水是潤滑脂的穩定劑,是*的成分,是在潤滑脂中允許存在的。另一種是游離水,被吸附或夾雜在潤滑脂中,對潤滑脂是有害的,會降低潤滑脂的潤滑性、機械安定性和化學安定性。如游離水過多,會對機件產生腐蝕作用。
水分對潤滑脂的影響
潤滑脂中水分的存在,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會導致潤滑油中的添加劑發生水解、沉淀,從而添加劑失效,降低其使用功能;水分會降低油品的粘度,降低油膜的承載能力,甚至破壞油膜造成機件磨損;還可能在高溫高壓下氣化,形成小氣泡瞬間破裂,造成氣蝕磨損,或者在油路中氣化,造成氣阻,阻塞油路;水分的存在加強了酸對金屬的腐蝕作用,造成零部件的銹蝕,生成的銹渣和金屬碎屑還會加速催化油品氧化變質,加速油的老化;水分與潤滑油經攪拌混合會形成白色的乳化液,使表面活性強的清凈分散劑、防銹劑等失效,使油中產生油泥;添加劑水解產生的沉淀、磨損產生的金屬顆粒、銹蝕產生的銹渣、沉降的油泥還會堵塞油路、堵塞濾清器,造成系統供油不足。潤滑油中的水分,提高油品的凝點,在使用溫度低時,由于接近冰點使潤滑油流動性變差,粘溫性變壞,甚至結冰,堵塞油路;水分還會使潤滑油的導熱性能變差,如導熱油系統升溫升不上去。
鈣基潤滑脂含有結構水質量分數為1.5%-3%。這種含結構水的潤滑脂,一般使用溫度不超過70-80℃,否則會失去水分,破壞脂的結構,引起油皂分離,失去潤滑作用。
水進入潤滑油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⑴原料帶水:基礎油在加工、精制過程帶水,添加劑制備過程產生水,基礎油、添加劑因其極性而易于吸水;吹掃過程,壓縮空氣中帶入水。
⑵儲運過程進水:在潮濕的環境中,散裝油品儲存時間過長,空氣中水蒸汽凝結成液態水進入油品;因儲存不當如透光孔或檢尺孔未關嚴造成雨雪水進入油中;與潤滑油直接接觸的加熱設備如蒸汽或熱水加熱設施泄漏造成水進入油中;運輸過程油罐車內水未清理干凈或雨雪水從人孔進入油中。
⑶使用過程進水:潤滑油在油箱中燃燒或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后產生的水進入油中,外部空氣進入曲軸箱受熱后再冷凝成水進入油中,由于密封不嚴冷卻水漏進曲軸箱,等等。因此我們在操作規程中要密切注意所有孔蓋的巡回檢查,控制生產過程中水分進入油中;定期清理儲油罐、槽、箱等容器,對潤滑油系統的加熱設備、密封設備進行檢測與維護,避免水進入潤滑油中,對油品質量造成危害。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