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1 走航標準開始首執行
2021年6月1日,由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起草的走航標準《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技術規范》(DB31/T 310002-2021、DB32/T 310002-2021、DB33/T 310002-2021)開始正式執行。譜育科技有幸參與了標準的驗證工作。
標準驗證工作現場
該標準規定了揮發性有機物走航監測的方法概述、試劑或材料、儀器和設備、監測方法、結果計算與表示、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及安全防護要求。
標準內容解讀
01. 走航監測定義
圖片來源: 標準第1頁
標準中初次明確了走航監測的定義,即為“利用車載式快速監測設備在行進中連續自動監測,結合定點監測,對污染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顯示沿行進路線污染物空間連續分布”。
從標準中“走航監測定義”可以看出:走航監測不只是實現對污染的 “快速發現”,還要結合定點監測實現對污染物的“定性定量”;走航監測既要滿足“快”的要求,也要滿足“準“的要求,這樣其結果才能為走航溯源分析及排污管控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02. 走航監測設備
圖片來源: 標準第4頁
標準中分8.1.1和8.1.2兩節對走航監測設備的“離子源”做了說明,單光子電離(SPI)、質子轉移反應(PTR)、電子轟擊電離(EI)都可以作為走航監測的離子源;不同離子源既可以通過“分子離子、準分子離子的質荷比“定性,也可以通過“特征離子和豐度比“定性。
標準中也提出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模式和直接進樣質譜法模式共用,即雙通道走航質譜模式。該類走航質譜不僅有直接進樣質譜通道,還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通道(GC-MS);雙通道走航質譜不僅可以獲取“離子信息“,還可以獲取“保留時間信息“,同時還有“標準譜庫檢索”作為支撐,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走航監測方案。
03. 走航監測溯源
圖片來源: 標準第4頁
走航監測溯源一直是環境管理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此次標準對于溯源分析也給出了明確的實施方法,“對污染點位進行復測,可利用其他揮發性有機物監測設備進行現場測定或手工采樣帶回實驗室分析,具體方法應滿足相關的國家、地方或行業標準。”
該標準強調了要對污染點位進行復測,同時方法應滿足相關的標準。對于搭載了雙通道走航質譜的系統來講,GC-MS通道可以作為“滿足標準要求”的監測設備支持在現場直接測定,無需額外的“揮發性有機物監測設備”或“手工采樣帶回實驗室”,復測工作環節快速、高效。
雙通道走航質譜契合標準
根據標準要求,走航監測在實際應用中既要能快速污染篩查,又要能現場準確定性定量;由于“樣品不經過色譜柱的監測設備”受干擾的因素較多, “快速”和“準確”同時達標的要求很難實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譜育科技走航監測車搭載*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雙通道走航質譜分析儀,快速直接進樣質譜通道和快速氣相色譜-質譜聯用通道結合,實現污染物的快篩與復測,現場得出污染物準確的定性和定量結果,解決了走航監測中要求的“快速”和“準確”需要兼顧這一難題,在利用直接進樣質譜秒級響應和實時質譜分析的同時,結合氣質聯用這一VOCs檢測的標準方法,現場對未知污染物進行準確判別。
譜育科技雙通道走航質譜分析儀的工作模式契合了新的標準,車輛在行進過程中環境氣體樣品通過車載式大氣采樣裝置及保溫過濾裝置后進入雙通道質譜分析儀:
1)樣品經過直接進樣質譜通道,實現連續快速分析,根據標準譜庫的特征離子和豐度比,提供物質參考類別與濃度范圍;
2)當樣品經過氣相色譜-質譜聯用通道(GC-MS)時,根據保留時間、離子碎片質量和相對豐度,與國際標準譜庫對照匹配相應結果,可實現現場未知污染物的準確定性定量分析。
從環境管理角度出發,譜育科技在走航監測溯源分析過程中,注重證據鏈的確定,即“直接進樣質譜通道”快速發現污染物,“快速GC-MS通道”對污染物成分進行精準復測,同時結合氣象條件及周邊企業排污信息或污染源譜數據進行污染溯源,形成廠界-無組織-有組織污染因子統一證據鏈條,從而對排污企業進行精準管控。
譜育科技走航監測車還可以搭配:常規空氣八參數分析儀、便攜式非甲烷總烴分析儀、便攜式紅外熱成像分析儀等,構建全維度的監測網絡。各類選配設備均為譜育品牌,能做到更全面的技術整合和軟件接入,提供更優的售后技術和運維服務保障。
譜育科技走航監測方案,可以實現從城市區域全貌到重點污染區域、重點污染企業和工段的精細化管理,實現快速響應,精準把脈,把污染問題鎖定到最終源頭。通過綜合開展區域空氣質量走航監測,全面掌握區域污染特征及時空變化情況;通過科學的監測手段,促進VOCs排放總量大幅下降;為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