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琦在線近紅外
食用油生產在線監控把控產品質量
近紅外應用
"
毛油在經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之后,對油脂質量有不良影響的磷脂、FFA、色素等一些雜質與油脂分離,等到較為純凈的甘三酯,此時油脂的組成成分與成品油接近。
油脂在脫臭過程中主要去除了引起臭味的低分子醛、酮、游離脂肪酸、碳氫化合物等。利用油脂中的臭味物質和甘三酯揮發度差異大的特性,通常在高溫和真空條件下借助水蒸氣蒸餾脫除臭味物質。油脂脫臭不僅可以去除油中的臭味物質,提高油脂的煙點,改善食用油的風味,還能使油脂的穩定度、色度和品質有所改善。成品油的檢測指標主要是酸價、顏色、碘值、含磷量等化學參數,采用實驗室化學法測定這些參數往往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同時顏色的測定主要依靠檢測人員的視覺感受,可能存在誤差。
在使用 BUCHI NIR-Online® 后,可以將近紅外分析儀安裝在脫臭工藝之后,用于監控成品油中各組分的含量,對多個參數實現連續不斷的監控。及時調整生產參數使其在一定的范圍內,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同時降低了實驗室的檢測頻率,減少了實驗誤差,降低了任務量。
1
介紹設備及附件
選取特定的測量附件流通池X-cell,確保毛油在流通池內平穩的流動,降低測量的誤差。主機探頭采用固定光柵型近紅外,無可移動部件,檢測速度快,適用于工業生產車間。現場安裝圖如圖3所示。
▲ 圖 1. 主機探頭
▲ 圖 2. 流通池 X-cell
▲ 圖 3. 現場安裝圖
2
實驗內容
采集樣品,建立酸價的定標模型,預測脫嗅油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
隨機選取豆粕樣品并掃描樣品,得到樣品近紅外吸收光譜。
▲ 脫嗅油近紅外光譜圖
模型建立及模型評價
▲ 酸價的化學值與預測值的相關關系圖
▲ 碘價的化學值與預測值的相關關系圖
▲ 色澤的化學值與預測值的相關關系圖
脫嗅油中酸價,碘價及色澤的實際測量值和預測值具有較好的相關性,碘價和色澤相關系數 R2 都達到 0.8 以上,分別達到了 0.976 和 0.844,酸價相關系數 0.756,三個指標的偏差值 SEC 分別為0.007,0.29,0.03。
3
結論
從結果來看,在線近紅外作為一種快速的測量方法,其定標模型顯示較高的精確度,穩定性,并且可以代替化學方法測定油脂中多個參數。可實時的為生產提供數據,優化工藝參數,助力油脂精煉。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