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流變儀的基本工作模式與應用介紹
旋轉流變儀是用來檢測材料的流變學特性的精密儀器,主要通過施加機械應力(如剪切應力、振蕩應力)于樣品,并觀察其對應力的響應(如剪切應變、應力松弛、蠕變等)來獲取流變學參數。
基本工作模式包括:
基本工作模式包括:
穩態模式:流變儀的轉子以恒定的旋轉速度或恒定的扭矩轉動,通過測量轉子轉動所需的扭矩和轉速,計算得到樣品在該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動力黏度或表觀黏度)。
動態振蕩模式:流變儀的轉子以小角度的正弦波形振蕩,通過改變振蕩頻率和/或振幅,測量樣品在不同頻率下的儲能模量(G')、損耗模量(G'')和損耗角正切(tan δ),反映樣品的彈性、黏性和損耗行為。這些參數有助于理解樣品的粘彈性、屈服應力、松弛時間等特性。
旋轉流變儀適用于多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涂料、油墨、化妝品、食品、藥品以及各類工業漿料等。
1、聚合物材料:研究塑料、橡膠、膠黏劑、涂料、油墨等的分子量分布、熔融行為、固化過程、流變模型建立等。
2、食品與生物材料:分析乳制品、果醬、凝膠、生物組織、藥膏等的流變特性和加工穩定性。
3、化工產品:評估潤滑油、化妝品、洗滌劑、油漆、油墨等流體產品的黏度、屈服應力、觸變性等。
4、礦物與陶瓷漿料:研究礦漿、陶瓷漿料、砂漿等的流變行為,指導配方優化和加工條件設定。
5、納米復合材料與先進材料:探索新型材料的微觀結構與宏觀流變性能之間的關系,優化材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