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測量系統適用于不同特性的材料或場合
閱讀:515 發布時間:2022-1-14
硬度測量系統在機械,光學,光源上采用*的、精密的設計,使壓痕成像更清晰,測量更精確。本機配有10倍和40倍物鏡,10倍數字式測微目鏡,并采用液晶大屏幕,操作上更直觀,更清晰,在屏幕上能顯示試驗方法、試驗力、壓痕長度、硬度值、試驗力保持時間、測量次數等、能鍵入年、月、日期、試驗結果和數據處理等,通過打印機輸出。
同時它具有直接測量次數、17個轉換標尺、存儲、打印和RS232接口等功能,并擁有可供連接數碼相機和CCD攝像頭的螺紋接口。在光源上是首jia采用冷光源,使用壽命10萬小時,也可按客戶要求:選用鹵素燈光源。在國內的同類產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性。
所謂硬度,就是材料抵抗更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根據試驗方法和適應范圍的不同,硬度單位可分為布氏硬度、維氏硬度、洛氏硬度、顯微維氏硬度等許多種,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測試方法,適用于不同特性的材料或場合。
硬度測量系統測試特點:
硬度測試是檢測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最快速經濟的試驗方法之一。之所以能成為力學性能試驗的常用方法,是因為硬度測試能反映出材料在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處理工藝上的差異。常被作為監督手段應用于各行各業。例如在鋼鐵材料中,當馬氏體形成時,由于溶入過飽和的碳原子而增大了晶格畸變,增加了錯位密度,從而顯著降低了塑性變形能力,這就是馬氏體高硬度的原因。顯然含碳量越高這種畸變程度就越大,則硬度也越高,不同含碳量的鋼在淬火后,硬度值與馬氏體量及其含碳量間在很大范圍內有很好的對應關系,淬火鋼回火后的硬度取決于回火溫度及保溫時間。回火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硬度越低。因此可以利用硬度試驗來研究鋼的相變和作為檢測鋼鐵熱處理效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