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供求商機
紙張薄膜拉力機
技術參數:
標準:
GB/T 16491、GB/T 1040、GB/T 8808、GB/T 13022、GB/T 2790、GB/T 2791、GB/T 2792、GB/T 17200、GB/T 3923.1、GB/T 528、GB/T 2611、GB/T 6344、GB/T 20310、GB/T 4944、GB/T 16825、GB/T 3686、GB/T 529、GB/T 6344、GB/T 10654、HG/T 2580、JC/T 777、QB/T 2171、HG/T 2538、CNS 11888、JIS K6854、PSTC-7、ISO 37、GB/T 3690、AS 1180.2、BS EN 1979、BSEN ISO 1421、BS EN ISO 1798、BS EN ISO 9163、GOST 18299、DIN 53357、ISO 2285、ISO 34-1、ISO 34-2、BS 903、BS 5131、DIN EN 12803、DIN EN 12995、DIN53507-A、DIN53339、ASTM D3574、DIN EN ISO 1798、ASTM D6644、ASTM D5035、ASTM D2061、ASTM D1445、ASTM D2290、ASTM D412、ASTM D3759/D3759M
紙張薄膜拉力機
操作規程
⒈ 使總開關接通電源。
⒉ 根據試樣,選用測量范圍,在擺桿上掛上或取下并調整緩沖閥手柄,對準標線。
⒊ 根據試樣形狀及尺寸把相應的夾頭裝入上下鉗口座內。
⒋ 在描繪器的轉筒上,卷壓好記錄紙(方格紙),此項只是需要時才進行。彈簧試驗機
⒌ 開動油泵電動機,擰開送油閥使試臺上升紙10毫米,然后關閉油閥,如果試臺已在升起位置時則不必先開油泵送油,僅將送油閥關好即可。
⒍ 將試樣一端夾于上鉗口中。
⒎ 開動油泵調整指針對準度盤零點。
⒏ 開動下鉗口電動機,將下鉗口升降到適當高度,將試樣另一端夾在下鉗口中,須注意使試樣垂直。
⒐ 將推桿上的描繪筆放下進入描繪準備狀態(需描繪時才進行)。
⒑ 按試驗要求的加荷速度,緩慢地擰開送油閥進行加荷試驗。
⒒ 試樣斷裂后關閉油閥,并停止油泵電動機。
⒓ 記錄需要數值并將描繪。
引伸計級別和引伸計各項允許誤差
引伸計 級別 | 大允許值 | |||||
標距相對誤差
% | 分辨力a | 示值誤差a | 示值進回程相對誤差
% | |||
相對 / % |
µm | 相對誤差
% | 誤差 () µm | |||
0.5 | ±0.5 | 0.25 | 0.5 | ±0.5 | ±1.5 | ±0.75 |
1 | ±1.0 | 0.50 | 1.0 | ±1.0 | ±3.0 | ±1.5 |
注1:用戶宜根據試驗方法與變形測量的準確度要求來配備和選用合適級別的引伸計。 注2:配備引伸計時,引伸計的級別宜與試驗機的級別一致。 | ||||||
a 取其中較大者。 |
特殊測試項目:
① 彈性系數即彈性楊氏模量定義:同相位的法向應力分量與法向應變之比。為測定材料剛性之系數,其值越高,材料越強韌。
② 彈性限:為材料所能承受而不呈變形之 大應力。
③ 彈性變形:除去荷重后,材料的變形*消失。
④ 變形:除去荷重后,材料仍殘留變形。
⑤ 屈服強度:拉伸時,伸長率達到某一規定值之荷重,除以平行部原斷面積,所得之商。
⑥ 比例限:荷重在一定范圍內與伸長可以維持成正比之關系,其 大應力即為比極限。
⑦ 彈簧K值:與變形同相位的作用力分量與形變之比。
⑧ 屈服點:材料拉伸時,變形增快而應力不變,此點即為屈服點。屈服點分為上下屈服點,一般以上屈服點作為屈服點。屈服(yield):荷重超過比例限與伸長不再成正比,荷重會突降,然后在一段時間內,上下起伏,伸長發生較大變化,這種現象叫作屈服。
⑨ 有效彈性和滯后損失:
在拉力試驗機上,以一定的速度將試樣拉伸到一定的伸長率或拉伸到規定的負荷時,測定試樣收縮時恢復的功和伸張時消耗的功之比的百分數,即為有效彈性;測定試樣伸長、收縮時所損失的能與伸長時所消耗的功之比的百分數,即為滯后損失。
適用范圍:
廣泛應用于電線電纜、紡織物、防水材料、無紡布、安全帶、橡膠、塑料、薄膜、鋼絲繩、鋼筋、金屬絲、金屬箔、金屬板材和金屬棒絲等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及零部件產品進行拉伸、壓縮、彎曲、撕裂、90°剝離、180°剝離、剪切、粘合力、拔出力、延伸伸長率等試驗,以及一些產品的特殊力學性能試驗。
軟件說明
特殊測試項目:
① 彈性系數即彈性楊氏模量定義:同相位的法向應力分量與法向應變之比。為測定材料剛性之系數,其值越高,材料越強韌。
② 彈性限:為材料所能承受而不呈變形之 大應力。
③ 彈性變形:除去荷重后,材料的變形*消失。
④ 變形:除去荷重后,材料仍殘留變形。
⑤ 屈服強度:拉伸時,伸長率達到某一規定值之荷重,除以平行部原斷面積,所得之商。
⑥ 比例限:荷重在一定范圍內與伸長可以維持成正比之關系,其 大應力即為比極限。
⑦ 彈簧K值:與變形同相位的作用力分量與形變之比。
⑧ 屈服點:材料拉伸時,變形增快而應力不變,此點即為屈服點。屈服點分為上下屈服點,一般以上屈服點作為屈服點。屈服(yield):荷重超過比例限與伸長不再成正比,荷重會突降,然后在一段時間內,上下起伏,伸長發生較大變化,這種現象叫作屈服。
⑨ 有效彈性和滯后損失:
在拉力試驗機上,以一定的速度將試樣拉伸到一定的伸長率或拉伸到規定的負荷時,測定試樣收縮時恢復的功和伸張時消耗的功之比的百分數,即為有效彈性;測定試樣伸長、收縮時所損失的能與伸長時所消耗的功之比的百分數,即為滯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