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冬季時COD去除率會降低
在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雖然微小,卻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在廢水生物處理這一領域,微生物更是扮演著“清潔工"的重要角色,它們通過代謝活動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這些微生物的“工作效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對溫度有著極為挑剔的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微生物在廢水生物處理中適宜的生長溫度范圍,以及溫度如何影響它們的“工作表現"。
微生物的“舒適區"——16-30℃
在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微生物適宜的生長溫度范圍一般為16-30℃。這個溫度區間被微生物視為“舒適區",在這個范圍內,它們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高效的代謝活動。在這個溫度下,微生物不僅能夠快速繁殖,還能有效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提高COD(化學需氧量)的去除率,從而確保廢水處理的效果。
耐高溫的“勇士"——37-43℃
雖然16-30℃是微生物的“舒適區",但并不意味著它們不能耐受更高的溫度。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微生物的高耐受溫度可以達到37-43℃。這些耐高溫的微生物就像是廢水處理中的“勇士",能夠在高溫環境中依然保持一定的代謝活性,雖然效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它們的存在為處理高溫廢水提供了可能。
低溫下的“休眠"——低于10℃
當溫度低于10℃時,微生物的生長活動就會受到嚴重抑制,甚至全停止。在這個溫度下,微生物仿佛進入了“休眠"狀態,代謝活動減緩,對有機物的降解能力大幅下降。這也是為什么在冬季時,廢水生物處理的效率會明顯降低,COD的生化去除率會顯著低于其他季節的原因。
溫度與代謝速率的“正相關"
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每提高10℃,微生物的代謝速率會相應提高,COD的去除率也會隨之提高約10%。這是因為溫度是影響微生物酶活性的重要因素,隨著溫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強,微生物的代謝速率加快,從而提高了廢水處理的效率。相反,溫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則會降低10%,這也是冬季廢水處理效果下降的直接原因。
企業排污前做好自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主動消除隱患。洛陽萊博圖公司生產的智能型多參數水質快速檢測儀(LBT-H55)配合專用預制試劑,檢測過程操作十分簡單快捷,十幾分鐘即可完成樣品檢測,大大提高實驗人員工作效率,快速了解被測水樣真實情況,使客戶可以從容應對各種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