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科研實驗技術服務介紹
閱讀:140 發布時間:2024-8-20小鼠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持續性缺血缺氧以致壞死,損害心功能且可能導致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嚴重后果,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近幾十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再灌注心肌治療可顯著改善心梗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心梗發生發展及轉歸過程極其復雜,使其在臨床治療中仍然面臨許多挑戰 ,因此構建合適的動物模型對探究人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和病理過程、評價藥物療效以及探索新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通過結扎冠狀動脈模擬心肌缺血過程來建立心肌梗死的動物模型是目前廣泛應用的較為成熟的方法。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
動物品系:小鼠
實驗分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低、中、高三個劑量組
實驗周期:12weeks
建模方法:
術前準備:實驗小鼠術前禁食 12 h。將小鼠放進麻醉機的誘導箱,開啟氧氣調節氣流量 (0.25 MPa,1 L/min),調整麻醉藥(異氟烷)濃度為 5%,約 1 min 完成小鼠誘導麻醉,之后調整麻醉藥濃度至 2%,連接小鼠面罩并持續吸入。
手術操作:小鼠仰臥位固定,左胸前手術區域剔除鼠毛并消毒。距胸骨左緣約 1~2 mm 皮膚處做長約 1.5cm縱向切口,切口處行垂直外翻褥式縫合預留縫線。逐層鈍性分離胸壁肌肉,從第 3 或第 4 肋間隙快速進入胸腔,用止血鉗撐開肋間隙,配合心臟跳動左手輕輕擠壓使心臟從孔隙中彈出。在左心耳下緣1~2 mm、肺動脈圓錐旁 0.5 mm 處以 8-0 帶線縫合針穿過冠狀動脈前降支將其結扎,松緊適宜,控制進針深度(以隱約可見細針為宜)和行針寬度(2 mm左右)。由于不借助通氣裝置,要求開胸時間不要超過 30 s,結扎操作盡量控制在 10 s 左右完成。結扎完成后輕柔地將心臟送回胸腔,擠壓胸腔排出空氣同時收緊結扎切口處預留縫線,完成手術。術中逐步調整ma藥濃度至零,取下面罩后將小鼠置于恒溫墊上約 3~5 min 即可復蘇。
一定要注意的操作要點:
快:短時間內完成冠脈結扎術,盡快完成冠脈結扎并閉合胸壁,降低長時間暴露胸腔可能導致心律失常、氣胸等致死風險。
準:冠脈結扎位置的選擇至關重要,由于小鼠血管細小,側枝循環豐富且走行不易觀察,因此要求實驗者操作精確,既要保證能夠引起足夠面積的心肌梗死,又要避免梗死面積過大而導致死亡,盡量在同一高度結扎形成較為一致的模型;
穩:小鼠心室壁較薄,操作者需要嚴格控制穿刺深度,避免穿刺過深直接刺破室壁造成大出血。
心電圖導聯:小鼠異氟烷吸入麻醉后,仰臥固定,連接心臟導聯線,待基線平穩后,記錄 4~5 個心動周期。實驗中我們主要使用 II 導聯觀察心臟前下壁心梗發生的情況,與冠狀動脈左前降支所供給的心肌區域相吻合。心電圖導聯的選擇可以根據實驗需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