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ICP法測試Fe基高溫合金中的非基體成分
閱讀:827 發布時間:2021-10-281 儀器介紹 1.1 PQ9000:高分辨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蔡司技術光學系統,棱鏡、中階梯光 柵兩級色散,光學分辨率 0.003nm,波長范圍 160~900nm,波長準確度 0.0004nm。垂直 炬管,雙向觀測,氬氣反吹消除尾焰,尾焰消除*。軸向、軸向擴展、側向、側向擴 展 4 種測量方式,適合各類(有機、高鹽)樣品分析,滿足不同濃度的同時測量。高量 子效率和紫外高靈敏度的新一代 CCD 檢測器,像素分辨率 0.002nm,同時記錄元素線與 其直接光譜環境,自動扣除背景。自激式、40.68MHz、0.7~1.7KW 功率可調射頻發生 器,各路氣體均用質量流量控制器(MFC)控制,等離子體強勁穩定。吹掃光室、檢測 器用氬氣又到等離子體使用,既能持續吹掃,提高靈敏度,又不額外消耗氬氣,運行成 體低。組合式炬管,卡擦式定位,操作方便。儀器無需預熱,開機即測。 1.2 TOPwave 微波消解儀:12 罐。
2.2 試劑和材料 2.2.1 硝酸、鹽酸為高純,氫氟酸為優級純,水為一級,氬氣為高純。 2.2.2 P、S、B、Si、Ni、Mn、Cr、Mo、W、Nb 單一標準儲備溶液:1000 mg/L,市售。 2.2.3 Fe 標準溶液:10000mg/L,市售。 2.2.4 混合標準系列溶液:
2.2.5 鐵基高溫合金標準物質,編號為 GH131。 2.3 樣品分解 2.3.1 常壓消解法:平行稱取試樣兩份——0.1002g(S1)、0.1006g(S2),分別置于兩只 50mL 聚四氟乙烯燒杯中,加入 10.0 mL 王水和 0.5 mL 氫氟酸,置電爐上低溫加熱溶 解,溶解*后取下燒杯,冷卻后分別定容于 100mL 塑料容量瓶中,搖勻。同時做空 白試驗。 2.3.2 微波消解法:當常壓消解法測試的 Si、S 含量偏低后,又稱取試樣 0.1003g(S3)于 PM60 微波消解罐中,加入 8.0mL 王水和 0.5mL 氫氟酸,蓋好蓋后,在 TOPwave 微波消 解儀內于 120、180 和 200℃共分解 40min,冷卻后直接定容于 100 mL 塑料容量瓶中,搖 勻。
3.5 討論 (1)從測試數據看: ——本次測試稱了 3 個平行樣,分為兩種消解方法。10 個元素有 9 個元素用了 2 條分析 線。但無論 3 個平行樣之間(除 S、Si 外),還是同一元素的不同譜線之間都平行,結果非常一致。充分證明了分析線無干擾,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對照標準定值,更證明了上述的判斷。除含量極低的 B(0.0015%)與主量元素 Ni (27.75%)、Cr(20.94%)外,測定值與標準定值偏差極小,該標準物質雖未給出 不確定度(標準偏差),但根據分析化學的誤差推斷,都應該在誤差范圍內。 ——經基體匹配的標準曲線,除低濃度(0.01~0.1μg/mL)的 P、S、B 外,RSD≤ 1.1%;3 個平行樣的 57 個數據中,除低濃度的 P、S 外, RSD≤1.5%;校正曲線 的線性擬合系數 R=0.999~0.99998;這些充分說明了分析的精密度和儀器的穩定 性。 ——3.4 樣品的測試峰圖顯示,雖然 Fe 是富線元素,Fe 基合金是復雜樣品,但所用分 析線均無光譜干擾,這是導致準確度好、RSD 小、可選譜線多、背景等效濃度 低、靈敏度高、同一元素不同譜線之間結果非常一致的根本原因。如 P 213.6182 nm 和 B 249.6778nm 都在強 Fe 峰帶的旁邊,在分辨率低的儀器上是不能用的,但 PQ9000能測得很好。有力證實了高分辨率光譜儀在復雜樣品分析中的優勢。否則 Nb、Mo、W、Si 等很難分解和穩定。如此就必須用耐氫氟酸的進樣系統。比較 S1、S2 與 S3 的 Si、S 測定結果,證明用含有氫氟酸的混合酸進行常壓加熱溶樣,則 Si、S 必有揮發損失,而密閉微波消解法則不會。 (3)對主含量成分(Ni、Cr)的測定,用同類有定值的標準物質作校正曲線比用人工 配制的校正曲線,能測得更準。因為一 可消除方法的定值誤差,20%~30%含量的主體 成分通常是不會用 OES 法來定值的,而是用容量法、X-螢光法等來分析定值;二 人工 配制高濃度的校正曲線比用標準物質(與樣品一同)分解配制的校正曲線誤差大。校正 曲線可以單點,也可不同重量相同體積的多點;三 基體嚴格匹配;四不同型號的 Fe 基 合金或不銹鋼的國家標準物質較多較齊全。當然低含量和微量成分也能一同測準。 (4)測定如此低含量的 B,優級純的氫氟酸是不夠格的,因為氫氟酸的含 B 較高,加入量 又是樣品的數倍,結果必然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