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西門子6SL3040-0LA01-0AA1
6SL3040-0LA01-0AA1
SINAMICS S120 控制單元 CU310 PN 帶 PROFINET 接口 不帶 CF 卡
裝配機器人無需專門編程即可進行產品裝配;工廠生產線可以自我優化;列車或風機可以基于運行數據和人工智能(AI)申請維護,它們的自我檢查和預判能力甚至優于開發它們的工程師。人工智能的強勢發展必將進一步改變人類的工作模式,這是為什么呢?西門子股份公司*技術官博樂仁(Roland Busch)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如果我們能引導人工智能朝著有益人類的方向發展,讓它成為我們的有力幫手,那么發展即機遇。毫無疑問,人工智能的強勢發展將進一步改變人類的工作模式。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多達50%的生產活動都可以由機器自動完成。這意味著,機器不但可以執行這些活動,而且比人類做得更好、更快。當然,這也意味著,一旦擺脫了這些瑣碎的任務,我們就有更多時間來評估執行結果,為客戶提供建議,發掘并培養員工能力。
人形機器人將為人類的研究工作、工業發展和日常生活提供幫助,但不會取代人類
不存在“人機對抗”
“人機對抗”的說法難免有危言聳聽之嫌,進一步了解人工智能,人們早已發現情況并非如此。如今,變革已經開始,德國各工業企業正在試圖互相挖角,尤其是那些跨學科人才,比如具備物理工程知識的數據科學家。只有他們能將人工智能生成的相關數據轉化為現實應用。例如,列車操作員收到指令,要在某個時間前更換某節列車的某個部件。而要發出這條指令,需要兼具預測性維護、風險分析的相關知識,還要了解替換部件的可用性,甚至是列車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所以說,只有人類才可以將數字化世界的洞察運用到現實世界中。
正因如此,在高精度作業時我們總是依賴于嫻熟的手工勞動。例如,在慕尼黑Allach區的工廠里,生產和維護機車時的工作精度達到十分之一毫米。只有交給專業技術人員,我們才能保證列車的性能。
目前有三大趨勢并行:新的就業機會正在產生、一些崗位逐漸被淘汰、還有一些崗位則正在發生著改變。若想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就必須確保商業企業——包括大中小企業甚至零售商——都能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我所講的是工業人工智能,即結合了專業知識的人工智能。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數字化伴侶”,它相當于人類的智能助力器。這種為人類賦能的人工智能技術必須得到普及。但是,我們不能只投資研發,還要投資培訓,把這些技能在幼兒園、小學、高中和大學中推廣。
西門子6SL3040-0LA01-0AA1
我們通過“工業4.0”成功開啟了數字化轉型,而工業人工智能將這一轉型提升至全新高度
人工智能推動“工業4.0”進入下一階段
工業大國想要從當前的工業革命中獲益,需要工業企業、政府官員、科學家和社會各界合作伙伴們通力合作,制定類似德國“工業4.0”的成功舉措。“工業4.0”已是世人皆知的術語,它將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迭代升級,因為未來的一切都將和人工智能息息相關,包括IT技術、工業生產、工廠運營、產品性能和服務模式等。工業人工智能將推動“工業4.0”進入下一階段,鞏固德國等工業大國的實力,這一點與美國和中國企業主導的消費品產業所應用的人工智能有所不同。
在位于慕尼黑的西門子機器人實驗室內,機器人在沒有預先編程的情況下組裝產品
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有關人工智能的恐慌論是片面的。我認為人們忽視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工智能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未來增長十分關鍵。考慮到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年均3.5%的GDP增長率注定難以為繼。經濟必須轉型,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技術密集型勞動力而非勞動密集型勞動力來實現,基于資質和生產力創造價值。
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若想在今天取得成功,就必須使經濟適應未來發展。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如果人工智能得以正確并且持續地應用,它將有可能提高德國等經濟體的GDP。我們已經通過“工業4.0”開啟了數字化轉型,而工業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隨著新一代的成長,對人工智能的恐慌是否會爆發?顯然,未來的發展重點在于技術密集型勞動力,而非勞動密集型
1、概述
優化電機功能可以在項目配置中選擇,配置結束后通過施加使能命令開始優化;也可以在項目配置結束后,通過專家參數方式完成。
> 如有必要需對變頻器先進行參數工廠復位(P0010=30、P0970=1)。
優化順序:
1).完成項目配置并依照電機銘牌正確輸入電機額定數據及編碼器類型
2).執行電機數據計算P340
3).電機數據靜態辨識P1910
4).依照實際工藝要求使用STARTER 中的Trace 功能調整速度環參數(調試方法參照《SINAMICS S120 快速入門》)
5).電機數據及控制數據動態優化P1960
電機優化條件:電機冷態,抱閘沒有閉合、有效措施確保機械系統無危險
2、優化過程
a.電機數據計算
P340是基于電機銘牌數據的計算(定/轉子阻抗感抗等)該過程不必使能變頻器。計算結束后P340自動恢復為0。
b.電機數據靜態辨識
P1910用于電機數據靜態辨識,該過程需要使能變頻器。辨識過程中
1. 變頻器有輸出電壓,輸出電流,
2. 電機可能轉動大210?
P1910 = -3 接受識別結果
P1910 = -2 辨識過程中,若變頻器發現編碼器反向則報故障F07933,此時應檢查電機或編碼器方向若正確則設定P1910= -2接受正確方向。若不正確則需修改電機接線并重新執行辨識過程。
P1910 = -1數據辨識但不接受
P1910 = 0 禁止數據辨識
P1910 = 1 數據辨識并接受辨識結果
P1910=1 將計算:定子冷態阻抗P350、轉子冷態阻抗P354、定子漏感P356、轉子漏感P358、主電感P360。
電機數據靜態辨識步驟:
i. 設P1910=1
ii. 使能 ON/OFF1
辨識結束后P1910自動恢復為0
速度環動態特性的優化:
依照實際工藝要求使用STARTER 中的Trace 功能優化速度P1460/P1470、P1662/P1472(調試方法參照《SINAMICS S120 快速入門》)
c.電機數據動態辨識
電機數據動態辨識由P1959 + P1960配合使用
出廠默認值P1959. 1、2、5、6、7、9、10 都已激活
P1960 = -3 接受識別結果
P1960 = -2 辨識過程中,若變頻器發現編碼器反向則報故障F07933,此時應檢查電機或編碼器方向若正確則設定P1910= -2接受正確方向。若不正確則需修改電機接線并重新執行辨識過程。
P1960 = -1數據辨識但不接受
P1960 = 0 禁止數據辨識
P1960 = 1 數據辨識并接受辨識結果
電機數據動態辨識,需要使能變頻器。辨識過程將完成:
? 計算磁化曲線
? 計算系統轉動慣量與電機轉動慣量比例(P342)等
動態辨識步驟:
1. 電機空載以精確計算電機動態數據(如電機的轉動慣量等)。
2. 電機帶載優化,帶載后系統總的轉動慣量等發生變化需執行p1959=4, P1960=1以完成動態優化。
3. 如果項目配置時選擇了擴展的給定通道(Extended Setpoint)斜坡函數發生器有效,建議在做空載優化時通過設置P1958=0 取消(P1958僅在電機數據動態辨識時有效),同時不要使用旋轉方向禁止功能P1959.14=1、P1959.15=1。
4. 若電機帶載后需要測試系統轉動慣量,則需根據負載及機械設備的實際情況設定斜坡上升下降時間P1958≠0,然后執行P1960=1、P1958=4,優化過程中只有電流及速度限幅有效。
5. 選擇優化項目
- 設P1960+P1959
- 使能 ON/OFF1
電機辨識過程中電機會加速至大轉速,優化過程中只有大電流P640和大轉速P1082有效,辨識結束后P1960自動恢復為0。
注:若機械系統沒有條件執行電機空載優化,可直接進行帶載優化,此時必須考慮機械條件限制如:
機械負載慣性
機械強度
運動速度
位移的限制等
對于前三種情況(機械負載慣性、機械強度、運動速度)可適當調整P1958、P640、P1082,通過使用斜坡上升/下降時間、速度限制、電流限制來減少機械承受的壓力做輔助保護。
對于第四種情況(機械位置有限制)則好不做動態優化或可通過P1959.14和P1959.15做限位。
優化完成后必須存儲參數到CF卡上:
可通過STARTER調試軟件執行 copy RAM to ROM或設定參數P971=1、P977=1
S120驅動第三方伺服電機必要的電機數據:
P305、P311、P314、P316、P322、P323、P400、P341、P350、P353、P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