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淬火作為熱處理的重要方式,其原理是利用電磁感應使鋼或鑄鐵零件迅速升溫,隨后立即實施快速冷卻(淬火)處理。經此工藝,零件表面硬化,這極大提升了承受動態應力部件的耐磨性與疲勞強度。而這些關鍵性能主要取決于表面硬度、硬化深度以及殘余應力等要素。
適用于感應淬火的典型材料涵蓋碳鋼、合金鋼(中碳至高碳)以及馬氏體不銹鋼等。在表面硬化過程中,硬化層厚度(SHD)是衡量質量的核心指標。但目前,檢測硬化層厚度只能通過破壞性方法抽檢樣本,不僅成本高昂,而且耗時久。
德國 Fraunhofer IZFP 研發的超聲檢測技術,為 SHD 檢測帶來了新突破。該技術操作簡便、檢測快速,大幅降低了測試工作量與成本,有力推動了生產控制的高效進行,保障產品質量始終保持高水平。此測試儀器可用于優化制造參數,縮短更換電感器后的停機時間,在生產監控與質量控制環節發揮重要作用。
淬火后,金屬發生馬氏體相變,硬度顯著增強。該超聲檢測方法基于特殊原理:硬化層對超聲波近乎透明,未硬化材料則會散射超聲波。探頭接收的反向散射信號由 UT 硬件處理,再經軟件自動評估計算,最終直觀顯示表面硬化深度(SHD)。在多數情況下,該方法檢測結果與破壞性檢測高度吻合。常規設備適用于檢測 SHD 值大于 1.2mm 的情況,若需檢測更薄的淬硬深度,則可采用特殊探測系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