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冠病毒”更要關注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置
導讀: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態環境部于2020年1月28日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指導各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各地多采用高溫焚燒法進行處置,盡可能做到隨到隨處置。危廢及醫療廢物焚燒后的污染物檢測是如何控制的呢?
醫療垃圾
為保障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焚燒設施穩定運行,生態環境部前期已經頒布了《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污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且明確規定兩個標準將同時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其中,《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污染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焚燒處置設施排放煙氣中污染物及濃度限值是一致的。
圖1 危險廢物焚燒處置通用工藝流程
焚燒工藝的成熟度及流程控制完整性直接影響著尾氣排放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的高低,加之危險廢物自身成份的不穩定性及復雜性,綜合原因導致了焚燒產生污染物種類繁多且成份復雜。生態環境部已經發布實施了相應的檢測標準,涉及的分析技術主要有:在線連續監測法、高分辨氣相色譜質譜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色譜法、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等等。
表1 焚燒處置設施排放煙氣中污染物及檢測方法
島津公司在色譜、質譜、光譜、在線監測等領域都有完整、優質的產品線,可以為危廢及醫療垃圾焚燒排放的測試提供多方位的解決方案。針對危廢焚燒煙氣的污染物化學性質,常用的分析手段可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1.在線檢測:NSA-3090、VOC-3000F等。
2.元素及重金屬檢測:IC、AA、UV、ICP-AES、ICP-MS及EDX等。
3.二噁英檢測:GC-MS/MS等
一 、SO2、NOX、CO、CO2、O2、非甲烷總烴、苯系物在線監測
二、元素及重金屬檢測
三、二噁英檢測
詳情登入島津網站下載《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應用文集》。
撰稿?人:姚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