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疫病檢測方法
動物疫病檢測方法:
【為何要做實驗室檢測】
如今豬場現場疫病的狀況越來越復雜化,單感染的,共感染的,繼發感染的,情況各不相同;同時多種疾病有相似的臨床表現,比如,同是母豬發生流產,有可能是PRRSV,PRV,CSFV,但是其實JEV,PCV2等病原都有可能引起繁殖障礙,甚至有些時候引起流產的并不是病原感染而是應激、中毒等非傳染性因素;此外,隨著一些疾病疫苗免疫的普遍,毒株致病性的減弱,在感染后出現亞臨床感染幾率增多,當年臨床老司機們想要僅憑著一把手術刀(有時其實是殺豬刀),一雙眼睛就叱咤風云豬群間已經越來越難了,只能感慨“看不懂”,這病越來越不按教科書那樣得了。還得依靠天眼--—實驗室各種儀器設備和實驗方法來甄別,為各個病原了斷清白,爭取做到不放過一個壞人,也不錯怪一個好人。
診斷的結果往往可以用來參考是否需要調整飼料,是采取閉群、淘汰、還是可以引種了,同時確定是疫苗全群免疫還是只做后備馴化,其效果如何;何時需要做抗生素保健。
具體怎么做實驗室診斷和監測呢?今天先聊一聊血清學的檢測技術。
【血清學檢測技術】
血清學檢測技術大部分的都是用的抗原抗體間的特異性結合特性來檢測血清中的某種病原的抗體。常見的抗體檢測機技術包括:
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
膠體金試紙條
間接免疫熒光(IFA)
血凝血抑實驗(HA & HI )
病毒中和實驗(VN)
免疫電泳(敏感度太低,操作麻煩)
血清學檢測界一姐”ELSIA“(伊萊挲,與日本藝人”野田繪理紗“同名----不搜不識啊,上次Boss Yang相聲輔修專業學生寒同學被實驗暴虐后揚言要給未來的女兒取名ELISA,看樣子還挺洋氣),無論檢測疫病種類還是單品使用率都是,今天先著重講講她。基本原理是將抗原(病毒細菌等病原成分)或者抗體結合在固相載體(聚苯乙烯)上利用抗原抗體結合專一性進行免疫反應的定性和定量檢測方法。通俗點說就是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將酶掛到板子上,然后催化底物反應顯色,根據顯色的深淺,判斷酶的多少,間接反應有沒有或者有多少抗體(或抗原)加進去并吸附上了。大的特點是既可以檢有沒有(定性),也可以檢有多少(定量)。
根據抗原抗體的排列組合方式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直接法:直接酶標一抗,簡單粗暴,相對操作簡便,加樣次數少,只有一次抗原抗體反應,貌似包誰檢誰都不太方便,所有一抗做標記,不是都能標,而且貴。
間接法:原理簡單,易懂,豬病檢測上,一般先包被病原的某個抗原或者全病毒,然后加入豬的待檢血清(一抗)然后用其他動物(一般是羊)抗豬酶標記抗體加上去催化底物。(PRRSV抗體檢測就用該方法)
夾心法:多用于抗原檢測,包被抗體,然后加入待檢的樣品(含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或相應的成分),再加另外一個抗體(可是單抗也可是多抗)后再加異源動物的酶標二抗來催化底物。優勢:高靈敏、高專一性,抗原無須事先純化。缺點:抗原一定得擁有兩個以上的抗體結合部位。
競爭法:競爭法一般用于檢測無法同時與兩種抗體結合的小分子抗原。優勢:可適用比較不純的樣本,而且數據再現性很高。缺點:整體的敏感性和專一性都較差。
常見豬病的檢測靶標:
上面列的其實也就是豬場常規檢測的老三項+口蹄疫的附加項。具體要求每個方面的檢測數據如何解讀,等后面聊案例的時候再做詳細解答。
后附上硬通貨:
CSY-E96D動物疾病快速診斷儀采用固相酶聯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酶聯免疫法;可定量快速畜牧類疾病診斷如禽流感、豬瘟、豬藍耳、偽狂犬等疾病,廣泛應用于養殖場、屠宰場、肉產品深加工企業、檢驗檢疫單位使用。
技術參數:
☆波長范圍:300nm-1000nm
☆波長準確度:±2nm
☆吸光度范圍: 0.000~4.000ABS
☆分辨率 :0.001Abs
☆穩定性 : ±0.001A/hr
☆透射比重復性: ≤0.5%T
☆光源 : 進口LED
☆樣品池 : 微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