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如何判斷痕量元素分析用超純水是否合格
閱讀:1195 發布時間:2023-7-7痕量元素分析,是指樣品中待測組分含量低于百萬分之一的分析方法,在很多實驗中都有涉及,主要應用于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食品工業和農業化學等多個研究領域。那么在做此類實驗時,我們的實驗用水應該怎么選?
從自來水開始,對于水的純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為:
自來水 – 三級純水 – 二級純水 – 一級超純水 – 專業級超純水,痕量元素分析用水,就屬于專業級超純水的范疇,所以大家足以看出,痕量元素分析用水是多么的重要,只有保證穩定、可靠的進水,才能保證我們的實驗真實、有效,從而提高實驗室生產力,讓我們的科學家專心致力于科學研究本身,而不是去關注所選試劑是否有問題(Q博士在此強調,水,是實驗室中最基本的一種試劑)。
對于痕量元素分析用水,我們需要關注哪些因素來判斷我們的超純水是否合格呢?
主要有以下幾點:顆粒/膠體、微生物、有機分子、無機離子、揮發性有機氣體、實驗需要特別注意的陽離子。在這些需要關注的因素中,純水系統對這些污染物的去除,以及儀器本身檢測單元的可靠性、檢出限、穩定性等,都至關重要,會直接影響我們得到的超純水是否合格。而陽離子的測定,與系統所生產的超純水水質密切相關。
如果我們在不知情下使用了不合格的超純水,很有可能會發生:
基線不穩、基線漂移,出現雜峰;出現污染離子(如常見的鈉離子和)與產物的加合物;影響色譜柱使用壽命和柱效等情況。而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實驗結果不穩定,或者實驗結果重復性不好,往往都會優先排除實驗方法或者其他試劑等因素,忽略超純水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