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使用液相色譜儀的同學們,每天都在跟甲醇和乙腈打交道。但是你知道,為啥液相色譜儀流動相基本只用甲醇和乙腈嗎?
當然,液相色譜流動相還有水、以及往水里面添加的一些酸、堿或者緩沖鹽。但是我們今天只討論有機相這個部分,水相部分下次有機會再來聊。
要回答這個問題,那就得要了解一下液相色譜對于溶劑的一般要求是什么。讓我們一起,從一般的常識出發,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01溶解度
首先,流動相必須對被分析的樣品有一定的溶解度,對吧?
這個問題非常直接。如果樣品在流動相中不溶解,那即使你使用了其他溶劑將樣品溶解,但只要樣品一進入液相系統,一接觸到流動相,便會產生析出,直接堵塞系統,根本不可能進行分析。
絕大多數時候,都建議采用流動相來溶解和稀釋樣品。如果用來稀釋樣品的溶劑跟流動相的洗脫強度差距比較大的時候,就可能造成樣品出峰拖尾的現象,我們把這個現象叫做液相色譜的“溶劑效應"。
02腐蝕性
其次,流動相溶劑不應該對液相系統有腐蝕性。
液相系統中與流動相接觸的管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銹鋼的。這是一種高規格的316不銹鋼,它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但是有些溶劑對于不銹鋼卻有很強的腐蝕性,比如氯仿,以及可能含有過氧化物色譜級醚等等。
有些時候,我們也喜歡使用PEEK管路和接頭,因為它們安裝拆卸起來比較方便。雖然PEEK材質也有很好的化學惰性,但是長期在二甲基亞砜、二氯甲烷及四氫呋喃等溶劑環境下,也會出現變脆和破裂。
03紫外吸收
另外,液相流動相溶劑對于紫外線是應該是透明的。
因為液相色譜中的大多數檢測都使用紫外檢測器來檢測的,這樣就不會對我們要檢測的樣品產生干擾。
但是對于低于 220nm 的低紫外波長的檢測,這可能是個問題,因為你很難找到*透明的溶劑。
如果在你選取的檢測波長下,使用的流動相溶劑有著一定的紫外吸收,也就是說它不是*透明的,那么,你的檢測特異性就不那么強了,樣品定量結果的線性也會受影響。
當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梯度洗脫條件,那么最直接的現象就是檢測基線的漂移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乙腈是更加優于甲醇的,因為乙腈的紫外截止波長是190nm,而甲醇是210nm。在低波長的檢測中,乙腈可以提供更加平整的基線和更好的定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