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J.U.M.專業從事VOCs監測儀研發生產四十余年,產品包括:在線式、便攜式、架固式,可實現VOCs監測的各種需求,可滿足科研、工業生產、環保監督等各方面的要求,國內已應用于石化、印包、汽車等多行業,為我國目前面臨的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污染提供有效幫助。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
原計劃2015年底發布實施的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國標,又一次擱淺了。何時出臺,目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它會不會又像當年汽車三包那般十年難產?目前誰也說不準。
國內多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曾對車內空氣質量進行專項檢測,結果令人堪憂。
部分乘用車在生產工藝環節沒有嚴格把關,導致車內存在大量化工毒素,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深圳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做過車內空氣揮發性有機物(VOC)專項調查,結果是,51輛測試車,20輛車近四成測試數值超標。其中,車內VOC測試數據高于限值的有害物質,以甲醛和乙醛zui多。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空氣監測中心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車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結果是,九成汽車的車內甲醛或苯含量超標;而且,車輛甲醛超標大多在五六倍以上。
可怖的VOC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C-ECAP檢測工程師王坤告訴記者,VOC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簡稱,它通常包含多種已知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例如,苯、甲苯、甲醛、乙醛等。這些有機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有巨大影響。
中汽中心檢測試驗顯示,當車內VOC達到一定濃度,短時間內,人們就會感到頭痛、嘔吐、乏力等,嚴重時會出現抽搐、昏迷,并會傷害到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等嚴重后果。VOCzui致命的傷害,是會導致人體血液出問題,如患上白血病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主任唐孝炎曾對媒體表示,車內VOC,不僅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還影響大氣質量,可生成臭氧。而空氣中的臭氧,對人體健康危害之大,甚至已經超過了PM2.5。
看不見摸不著的VOC
因車內空氣污染,造成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只是由于缺乏相關經驗,許多人甚至在身體出現病痛之后,還不知道罪魁禍首來自汽車內部的空氣污染。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中發現,國內絕大多數消費者,是靠鼻子嗅的方式,判斷車內空氣有無污染。
C-ECAP檢測工程師王坤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人體危害嚴重的甲醛,氣味極不明顯,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
記者曾多次經歷,經儀器檢測車廂甲醛嚴重超標的車廂,卻毫無異味。
因此,很多人對使用經年的車輛,就不在意VOC是否超標。
中汽中心C-ECAP測試實驗室有關專家介紹說,如果車內零部件不環保,其VOC超標狀況,絕不是數年所能消解的;其揮發歷程,很有可能伴隨車輛壽命全過程。
健康保護不應裸奔
目前,我國車內空氣質量失控、車輛制造商之所以不足夠重視,與我國僅有推薦性標準,且要求非常寬松有密切關系。
沒有嚴格的標準與嚴格的監管,何談規范市場行為?
車內空氣質量事關消費者的基本健康權益,不容懈怠,中國消費者協會因此多次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將國標GB/T27630修改為強制標準,用政策法規標準,約束零配件或整車廠家,在生產中充分考慮空氣質量安全問題,避免用料設計中產生的污染對消費者造成身體健康的危害。
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明確建議汽車制造商在新車出廠銷售時應標識VOC含量,并注明是否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供消費者購買選擇時參考。
但是,同其他新法規一樣,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國標之所以難產,不是技術操作有多復雜,關鍵問題是,企業成本壓力太大。
不僅是檢測問題
中汽中心曾發布過一份名為《我國汽車產品VOC控制現狀與管理策略探討》的報告。調查顯示,具有檢測能力的整車企業并不多。2014年年底的統計數字是,只有半數乘用車企業具備整車和零部件VOC檢測能力。
王坤告訴記者,檢測VOC的能力,并非單靠短期資金投入就能建立,而是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行。
在中汽中心C-ECAP檢測中心零部件試驗室,王坤向記者介紹的VOC設備,無不耗資甚巨——整車靜態試驗艙、采樣袋法試驗艙、1立方米試驗箱、整車動態試驗艙等等設備,絕非其他企業所能承受。
而車內空氣強制性國標一旦發布實施,沒有VOC檢測設備的車企,如何明確整車、零部件、材料三個層級、數萬個零部件VOC是否超標成為問題。
材料、零部件、整車三級管控,不但整車廠需要大動干戈,包括零部件和材料供應商也將深受影響。
車企控制VOC,不僅僅是添置檢測設備問題,還涉及汽車設計、生產、物流的全部環節的改造成本。
據廠家代表介紹,VOC達標折合單車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千元級別。
誰來主導VOC檢測監管?
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國標如果發布實施,若有消費者投訴汽車VOC不合格,由誰負責檢測與評判?這個問題也許并不復雜。
同時,一旦確認VOC不達標,相關批次汽車產品是否都要召回?
因為,VOC不達標,確實對消費者人身健康會有嚴重傷害、且對安全行車有巨大隱患。
如果涉及召回的車企,沒有足夠的能力消除VOC超標問題,相關部門如何處理?
該由哪個部門主導這項工作?
目前,國內整車VOC控制的法規是由環保部主導;但汽車行業的相關國標把控向來是由中國汽車標準委員會等行業主管部門主導。
汽車行業主管部門與環保部門,若跨部門執行法規,其難度可想而知。
若想在中國解決車內空氣質量監管難題、促進汽車行業根本性降低車內有害物質排放,道路何其坎坷……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