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汞污染排放量大面廣,局地污染嚴重,本文介紹了目前汞污染的現狀,闡述了汞的毒性的作用機制,綜述了近年來汞污染毒性的研究進展,zui后基于我國目前汞污染現狀及各地治理差距,結合各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提出對汞污染防治的相關建議,以希望對汞減排起到一定實際意義。
中國用汞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0多年,早在殷商時代就開始使用辰砂(HgS)作為顏料。中國作為汞的生產、使用和排放大國,幾乎涉及UNEP《汞排放定量定性估算工具包》中所有的11大類59小類排放源[1]。
據悉,生活在貴州汞礦區工人的發汞濃度也很高。這些工人不僅要受到氣體汞的職業暴露,還會通過食用污染過的大米而受到食物汞暴露。同時,與其他氣體和灰塵形式的有毒物質一起,其他行業的工人也會遭受汞的職業暴露。高危行業通常包括采礦和冶煉行業,這些行業通常在生產過程中用到汞或者成為zui終產品的一部分。以VCM/PVC行業為例,該行業工人由于他們與諸多有毒物質接觸的工作環境應受到特別關注。
1 汞污染的作用機制
汞是毒性zui大的重金屬元素之一,已被美國環保署列為優先控制污染物之一。其積累效應和遺傳毒性顯著,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和致畸性。
汞的毒性取決于它的化學形式,在它的各種化學形式中,以烷基汞的毒性zui強。特別是汞的有機化合物甲基汞,其毒性至少要比無機汞高出一個數量級。引起中樞神經中毒癥的主要是甲基汞。
甲基汞是一類神經毒素,易于在動物體內積累,并能破壞動物和人的神經中樞系統。有研究表明,對貴州萬山汞礦區種植的水稻飼養小白鼠,實驗表明小白鼠食用含高濃度甲基汞的大米后,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了破壞。
2 我國汞污染的現狀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仍在開采汞礦的國家之一,一定時期內汞仍將在工業生產中持續使用。聚氯乙烯(PVC)生產是中國zui大的用汞行業,大部分PVC生產采用乙炔法工藝,該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含汞觸媒(許多國家已經采用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的乙烯法工藝,而不使用汞觸媒)。含汞產品生產是汞的另一主要消耗源,這些行業包括醫療器械(溫度計和血壓計)、電池、熒光燈等。
中國也曾發生過因工業用汞而造成的汞污染事件。20世紀70年代,中國東北第二松花江和河北省薊運河流域曾發生過嚴重的汞污染事件。另外,受汞礦開采及其冶煉影響,周邊區域(如貴州、陜西部分地區)的水體、土壤和大米中仍可檢測到較高濃度的汞。
中國汞污染排放量大面廣,局地污染嚴重,尤其是汞礦開采以及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及其周邊地區,再加上燃煤電廠等行業汞的排放,也加重了區域和環境的汞污染負荷。
3 汞污染的研究進展
3.1 無汞及低汞替代技術
2013 年 1 月于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環境規劃署汞文書政府間
談判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名為《關于汞的水俁公約》。該公約對于含汞產品設定淘汰年限。隨著汞公約履約進程的到來,結合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低汞、無汞技術及汞回收利用技術必將是未來幾年發展的趨勢和必然要求,因此,應鼓勵含汞電光源、含汞電池、體溫計、血壓計等有用汞行業的低汞、無汞技術及汞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發、引進和推廣。
3.2 成熟的污染防治技術缺乏
在涉汞行業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的同時,相關環境汞污染控制技術卻遠遠滯后于發展需求。如何推進關鍵行業,如汞礦開采、添汞產品、水泥生產、燃煤、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汞污染控制技術,尤其是在中國履約背景下如何從環境管理和工程技術角度推進能力總體提升,破解國內外壓力,已成為我國汞污染控制成敗的關鍵和客觀需求。目前我國汞污染控制技術存在以下問題:(1)與科研機構關聯度低,汞污染控制技術產業化有待完善。(2)汞污染控制產業化原動力不足,相關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有待強化。(3)汞污染控制二次污染問題嚴重,關鍵控制技術有待解決。(4)汞污染控制技術運行成本高,強制約束力不夠。
3.3 含汞廢物回收和處理處置體系有待完善
我國目前正在對含汞廢渣、廢舊熒光燈管、廢舊干電池、廢含汞化學試劑等含汞廢物等制定相應的污染防治*可行技術,但基于全過程管理的理念,含汞廢物回收及處理處置體系還不完善。因此為實現含汞廢物有效的管理及處理處置,更好履行公約,還需要從含汞廢物分類、含汞廢物風險評估、含汞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等方面加強管理,不斷完善含汞廢物回收和處理處置體系,全面實現汞減排。
3.4 企業汞污染防治積極性不很高
大部分汞污染控制技術僅考慮技術應用的本身,而針對技術應用成本,如吸附劑的壽命及再生等考慮不夠,致使技術成本過高,運營成本過高,市場推廣動力不足?,F行的技術也未能從資源化利用的角度出發,推進在實現汞污染防治的同時,推進汞的資源化利用。因此,在推進汞污染防治技術應用方面,部分企業積極性不很高,制約了涉汞領域汞的有效控制。因此為實現汞的有效控制,更好履行汞公約,還需要政府、公眾、涉汞行業從業人員(包括高層領導)增強相關汞知識教育,提高公眾意識,提高汞污染防治技術裝置及水平,從源頭實現汞減排。
參考文獻
[1]陳亮,李述賢,杜譞,孫陽昭.關于汞的水俁公約_履約困境和出路[J].視野,2015,57(2):157-164.
[2]鄭麗萍,王國慶,林玉鎖,馮艷紅,吳春宇,張亞.貴州省典型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效應評估[J].生態毒理學報,2015,10(2):258-265.
[3] 康維鈞 , 孫漢文 . 環境重金屬污染水體及土壤的生態毒理診斷及修復研究進展[J].河北工業科技,2006,23(1):61-64.
[4]龍海洋,王維生,韋月越,應成璋,黃雪芬,蒙敏.礦區周邊土壤中重金屬形態分析及污染風險評價[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5):1677-1682.
[5]王婷,常高峰.重金屬污染土壤現狀與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環境與發展,2017,33(4):33-36.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