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環城西路88號
郵編:211600
聯系人:梅先生
電話:0517-86880935,86888938
傳真:86-0517-86808939
手機:13813333001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jhmingyu.com
網址:www.jhmingyu.com
商鋪:http://m.js967.com/st264265/
郵編:211600
聯系人:梅先生
電話:0517-86880935,86888938
傳真:86-0517-86808939
手機:13813333001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jhmingyu.com
網址:www.jhmingyu.com
商鋪:http://m.js967.com/st264265/
公司動態
銘宇公司參與人才培訓會,讓服務發展后勁更足實力更強
點擊次數:2059 發布時間:2013-8-12
自2009年起,省發展改革委開始組織多種形式的服務業人才培訓,3年多以來,這項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參訓學員單位的*,效果也很明顯。參訓的同志都十分珍惜培訓機會,能夠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學習,善于借鑒,收到了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加深交流、廣受啟發的良好效果,并將所學所悟投入崗位實踐,為我省現代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7月22日,參加我省服務業“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20位學員結束在德國為期15天的學習回國。學員們表示,這期主題為“品牌與標準化”的培訓班,提供了上關于品牌建設和標準化方面的理論成果和資訊,獲益匪淺。至此,從2009年11月起,省發展改革委共組織全省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研修)班38期,培訓總數934人,其中,黨政培訓班15期,企業研修班23期,培訓各級機關黨政人員322人,各類服務業企業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612人。培訓工作組織計劃比較周密,課程安排相對科學,教學施訓較為嚴密,合作培訓取得了“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加深交流,廣受啟發”的預期成效,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參訓學員單位的*,為促進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使江蘇省服務業發展后勁更足,同時也為后續多行業的人才培訓提供了成功案例。7月22日,參加我省服務業“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20位學員結束在德國為期15天的學習回國。學員們表示,這期主題為“品牌與標準化”的培訓班,提供了上關于品牌建設和標準化方面的理論成果和資訊,獲益匪淺。至此,從2009年11月起,省發展改革委共組織全省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研修)班38期,培訓總數934人,其中,黨政培訓班15期,企業研修班23期,培訓各級機關黨政人員322人,各類服務業企業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612人。培訓工作組織計劃比較周密,課程安排相對科學,教學施訓較為嚴密,合作培訓取得了“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加深交流,廣受啟發”的預期成效,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參訓學員單位的*,為促進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使江蘇省服務業發展后勁更足,同時也為后續多行業的人才培訓提供了成功案例。
服務業發展 人才先行 服務業發展 人才先行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省委、省政府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兩個”的重要舉措,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全省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圍繞我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兩個”的總體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和《江蘇省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堅持“科學謀劃,求真務實,精心運作,強化服務”的原則,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統籌安排推進,放大培訓效應,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現代服務業涉及行業、領域廣泛,其中不乏各級領導干部、企業家不熟悉的行業和領域;而且有些服務業行業知識更新迅速,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有新的知識和技術出來。所以,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就要了解上這些行業、領域的成果和發展趨勢。除了引進人才以外,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刻不容緩。”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瑩一語中的。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省委、省政府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兩個”的重要舉措,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全省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圍繞我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兩個”的總體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和《江蘇省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堅持“科學謀劃,求真務實,精心運作,強化服務”的原則,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統籌安排推進,放大培訓效應,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現代服務業涉及行業、領域廣泛,其中不乏各級領導干部、企業家不熟悉的行業和領域;而且有些服務業行業知識更新迅速,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有新的知識和技術出來。所以,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就要了解上這些行業、領域的成果和發展趨勢。除了引進人才以外,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刻不容緩。”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瑩一語中的。
“建議我省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這是省統計局的澄虹在參加培訓計劃后的建議。她說,通過學習和對德國物流行業的實地考察,發現我省與德國在歐洲的地理和經濟基本相似,沿海、沿江、沿河自然條件優勢非常明顯,公路網、水路網、航空網密度和條件在全國,是承接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載體。但目前,我省物流業園區的發展還很不平衡,蘇南占了半壁江山,蘇中和蘇北地區物流業的基礎設施網絡還很不健全,物流園區的標準和高技術含量也相當低,這對現代物流產業本身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現在雖然涌現了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物流企業,但和德國對物流園區超前規劃的做法有較大差距。在德國各大城市都建有物流園區,平均規模在140萬平米,而且每個園區都具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兩種以上的交通要素。之所以提出省級物流園區規劃的建議,澄虹認為,我省的專業物流園區的現狀是數量多、規模小,比較分散,綜合交通資源優勢不明顯,沒有集聚效應,土地等資源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所以,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是很有必要的。
“建議我省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這是省統計局的澄虹在參加培訓計劃后的建議。她說,通過學習和對德國物流行業的實地考察,發現我省與德國在歐洲的地理和經濟基本相似,沿海、沿江、沿河自然條件優勢非常明顯,公路網、水路網、航空網密度和條件在全國,是承接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載體。但目前,我省物流業園區的發展還很不平衡,蘇南占了半壁江山,蘇中和蘇北地區物流業的基礎設施網絡還很不健全,物流園區的標準和高技術含量也相當低,這對現代物流產業本身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現在雖然涌現了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物流企業,但和德國對物流園區超前規劃的做法有較大差距。在德國各大城市都建有物流園區,平均規模在140萬平米,而且每個園區都具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兩種以上的交通要素。之所以提出省級物流園區規劃的建議,澄虹認為,我省的專業物流園區的現狀是數量多、規模小,比較分散,綜合交通資源優勢不明顯,沒有集聚效應,土地等資源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所以,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是很有必要的。
建設基地 追求長效 建設基地 追求長效 為了讓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制度化,省發展改革委在培訓中注重培訓形式多樣化,學習借鑒發達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和理念。去年,培訓采取黨政人員培訓班與企業人員培訓班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加大企業人員培訓比重,12個境外培訓班中黨政人員班3期,企業人員班有9期,培訓黨政人員75人,企業人員151人。國內北京大學培訓2期,培訓黨政干部51人,培訓企業家108人;在教學形式上,采取國外培訓與國內培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參觀交流相結合,注重互動式教學方法,突出境外實地參觀交流,較好地學習借鑒了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新經驗。為擴大服務業人才規模,拓寬境內外培訓渠道,形成長效機制,境內外合作培訓基地的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早在2009年5月,省發展改革委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就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進行磋商,初步達成了服務業人才赴德培訓的框架協議。當年9月,雙方簽署了《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加強與德國培訓結構的密切合作,積累合作培訓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自2010年起,穩步推進“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更大發揮境外已設的合作培訓基地效能。同時,建立與同美國、澳大利亞等相關機構的廣泛與密切交流,去年5月和9月,在充分磋商基礎上,分別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當年,成功組織了赴美文化創意產業管理人才培訓班和赴澳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訓班,初步探索與美、澳等國機構合作培訓的新經驗和新模式,拓展了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新渠道。國內方面,去年7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云峰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就服務業人才省校培訓合作進行會談,并見證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確立北京大學為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基地。簽署當月和去年10月,分別成功舉辦了“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企業家研修班”和“江蘇省市(縣)長研修班”,取得顯著成效,開創北大省校合作培訓先河。
為了讓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制度化,省發展改革委在培訓中注重培訓形式多樣化,學習借鑒發達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和理念。去年,培訓采取黨政人員培訓班與企業人員培訓班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加大企業人員培訓比重,12個境外培訓班中黨政人員班3期,企業人員班有9期,培訓黨政人員75人,企業人員151人。國內北京大學培訓2期,培訓黨政干部51人,培訓企業家108人;在教學形式上,采取國外培訓與國內培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參觀交流相結合,注重互動式教學方法,突出境外實地參觀交流,較好地學習借鑒了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新經驗。為擴大服務業人才規模,拓寬境內外培訓渠道,形成長效機制,境內外合作培訓基地的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早在2009年5月,省發展改革委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就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進行磋商,初步達成了服務業人才赴德培訓的框架協議。當年9月,雙方簽署了《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加強與德國培訓結構的密切合作,積累合作培訓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自2010年起,穩步推進“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更大發揮境外已設的合作培訓基地效能。同時,建立與同美國、澳大利亞等相關機構的廣泛與密切交流,去年5月和9月,在充分磋商基礎上,分別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當年,成功組織了赴美文化創意產業管理人才培訓班和赴澳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訓班,初步探索與美、澳等國機構合作培訓的新經驗和新模式,拓展了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新渠道。國內方面,去年7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云峰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就服務業人才省校培訓合作進行會談,并見證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確立北京大學為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基地。簽署當月和去年10月,分別成功舉辦了“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企業家研修班”和“江蘇省市(縣)長研修班”,取得顯著成效,開創北大省校合作培訓先河。
機制創新 “千人赴德” 機制創新 “千人赴德” “千人赴德培訓計劃”是省委、省政府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著力提高江蘇服務業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高質量地實施好“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省發展改革委主動爭取省財政、省人事和省外事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較好地開展了合作培訓工作。“根據我省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的協議,從2010年開始,3年內組織1000名人員赴德接受現代服務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省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張瑞麗介紹說。“培訓班人數每年都在上升,尤其是2012年,共組織各級、各類服務業管理人員和服務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境內外培訓385人,年度培訓總人數是歷年來z多的一年。”
“千人赴德培訓計劃”是省委、省政府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著力提高江蘇服務業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高質量地實施好“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省發展改革委主動爭取省財政、省人事和省外事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較好地開展了合作培訓工作。“根據我省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的協議,從2010年開始,3年內組織1000名人員赴德接受現代服務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省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張瑞麗介紹說。“培訓班人數每年都在上升,尤其是2012年,共組織各級、各類服務業管理人員和服務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境內外培訓385人,年度培訓總人數是歷年來z多的一年。”
經過三年多赴德培訓的實踐,服務業人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在省內、外的社會反響越來越好,不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且已經形成自身的品牌。各派員單位、省各主管部門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給予*,許多單位主動要求增加培訓期數和增加派員計劃,表示選送人員境外培訓對求才若渴的服務業管理部門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而言可謂“雪中送炭”,必將對提高江蘇省服務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化水平產生積而深遠的影響。
經過三年多赴德培訓的實踐,服務業人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在省內、外的社會反響越來越好,不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且已經形成自身的品牌。各派員單位、省各主管部門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給予*,許多單位主動要求增加培訓期數和增加派員計劃,表示選送人員境外培訓對求才若渴的服務業管理部門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而言可謂“雪中送炭”,必將對提高江蘇省服務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化水平產生積而深遠的影響。2013年“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安排上,擴大了人才培訓的受益面,培訓項目的設置也更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優先安排服務業行業、企業急需的專業培訓。培訓領域從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6個領域,擴展到包括經濟轉型升級、軟件科技服務、區域規劃、文化創意、財務風險管控等專業,培訓類別涉及全省服務業的10多個領域,較好地滿足了服務業相關產業的發展要求。同時,“千人赴德培訓計劃”也開創了我省有計劃、持續性、大規模、多領域、多層次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的新局面,為我省服務業專業技術及經營管理人才開拓眼界、學習借鑒、創新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實《江蘇省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2013年“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安排上,擴大了人才培訓的受益面,培訓項目的設置也更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優先安排服務業行業、企業急需的專業培訓。培訓領域從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6個領域,擴展到包括經濟轉型升級、軟件科技服務、區域規劃、文化創意、財務風險管控等專業,培訓類別涉及全省服務業的10多個領域,較好地滿足了服務業相關產業的發展要求。同時,“千人赴德培訓計劃”也開創了我省有計劃、持續性、大規模、多領域、多層次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的新局面,為我省服務業專業技術及經營管理人才開拓眼界、學習借鑒、創新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實《江蘇省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
7月22日,參加我省服務業“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20位學員結束在德國為期15天的學習回國。學員們表示,這期主題為“品牌與標準化”的培訓班,提供了上關于品牌建設和標準化方面的理論成果和資訊,獲益匪淺。至此,從2009年11月起,省發展改革委共組織全省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研修)班38期,培訓總數934人,其中,黨政培訓班15期,企業研修班23期,培訓各級機關黨政人員322人,各類服務業企業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612人。培訓工作組織計劃比較周密,課程安排相對科學,教學施訓較為嚴密,合作培訓取得了“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加深交流,廣受啟發”的預期成效,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參訓學員單位的*,為促進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使江蘇省服務業發展后勁更足,同時也為后續多行業的人才培訓提供了成功案例。7月22日,參加我省服務業“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20位學員結束在德國為期15天的學習回國。學員們表示,這期主題為“品牌與標準化”的培訓班,提供了上關于品牌建設和標準化方面的理論成果和資訊,獲益匪淺。至此,從2009年11月起,省發展改革委共組織全省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研修)班38期,培訓總數934人,其中,黨政培訓班15期,企業研修班23期,培訓各級機關黨政人員322人,各類服務業企業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612人。培訓工作組織計劃比較周密,課程安排相對科學,教學施訓較為嚴密,合作培訓取得了“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加深交流,廣受啟發”的預期成效,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參訓學員單位的*,為促進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使江蘇省服務業發展后勁更足,同時也為后續多行業的人才培訓提供了成功案例。
服務業發展 人才先行 服務業發展 人才先行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省委、省政府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兩個”的重要舉措,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全省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圍繞我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兩個”的總體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和《江蘇省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堅持“科學謀劃,求真務實,精心運作,強化服務”的原則,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統籌安排推進,放大培訓效應,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現代服務業涉及行業、領域廣泛,其中不乏各級領導干部、企業家不熟悉的行業和領域;而且有些服務業行業知識更新迅速,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有新的知識和技術出來。所以,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就要了解上這些行業、領域的成果和發展趨勢。除了引進人才以外,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刻不容緩。”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瑩一語中的。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省委、省政府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兩個”的重要舉措,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全省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圍繞我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兩個”的總體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和《江蘇省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堅持“科學謀劃,求真務實,精心運作,強化服務”的原則,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統籌安排推進,放大培訓效應,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現代服務業涉及行業、領域廣泛,其中不乏各級領導干部、企業家不熟悉的行業和領域;而且有些服務業行業知識更新迅速,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有新的知識和技術出來。所以,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就要了解上這些行業、領域的成果和發展趨勢。除了引進人才以外,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刻不容緩。”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瑩一語中的。
“建議我省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這是省統計局的澄虹在參加培訓計劃后的建議。她說,通過學習和對德國物流行業的實地考察,發現我省與德國在歐洲的地理和經濟基本相似,沿海、沿江、沿河自然條件優勢非常明顯,公路網、水路網、航空網密度和條件在全國,是承接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載體。但目前,我省物流業園區的發展還很不平衡,蘇南占了半壁江山,蘇中和蘇北地區物流業的基礎設施網絡還很不健全,物流園區的標準和高技術含量也相當低,這對現代物流產業本身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現在雖然涌現了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物流企業,但和德國對物流園區超前規劃的做法有較大差距。在德國各大城市都建有物流園區,平均規模在140萬平米,而且每個園區都具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兩種以上的交通要素。之所以提出省級物流園區規劃的建議,澄虹認為,我省的專業物流園區的現狀是數量多、規模小,比較分散,綜合交通資源優勢不明顯,沒有集聚效應,土地等資源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所以,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是很有必要的。
“建議我省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這是省統計局的澄虹在參加培訓計劃后的建議。她說,通過學習和對德國物流行業的實地考察,發現我省與德國在歐洲的地理和經濟基本相似,沿海、沿江、沿河自然條件優勢非常明顯,公路網、水路網、航空網密度和條件在全國,是承接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載體。但目前,我省物流業園區的發展還很不平衡,蘇南占了半壁江山,蘇中和蘇北地區物流業的基礎設施網絡還很不健全,物流園區的標準和高技術含量也相當低,這對現代物流產業本身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現在雖然涌現了許許多多的大大小小物流企業,但和德國對物流園區超前規劃的做法有較大差距。在德國各大城市都建有物流園區,平均規模在140萬平米,而且每個園區都具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兩種以上的交通要素。之所以提出省級物流園區規劃的建議,澄虹認為,我省的專業物流園區的現狀是數量多、規模小,比較分散,綜合交通資源優勢不明顯,沒有集聚效應,土地等資源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所以,盡快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可行性的省級物流園區規劃是很有必要的。
建設基地 追求長效 建設基地 追求長效 為了讓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制度化,省發展改革委在培訓中注重培訓形式多樣化,學習借鑒發達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和理念。去年,培訓采取黨政人員培訓班與企業人員培訓班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加大企業人員培訓比重,12個境外培訓班中黨政人員班3期,企業人員班有9期,培訓黨政人員75人,企業人員151人。國內北京大學培訓2期,培訓黨政干部51人,培訓企業家108人;在教學形式上,采取國外培訓與國內培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參觀交流相結合,注重互動式教學方法,突出境外實地參觀交流,較好地學習借鑒了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新經驗。為擴大服務業人才規模,拓寬境內外培訓渠道,形成長效機制,境內外合作培訓基地的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早在2009年5月,省發展改革委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就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進行磋商,初步達成了服務業人才赴德培訓的框架協議。當年9月,雙方簽署了《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加強與德國培訓結構的密切合作,積累合作培訓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自2010年起,穩步推進“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更大發揮境外已設的合作培訓基地效能。同時,建立與同美國、澳大利亞等相關機構的廣泛與密切交流,去年5月和9月,在充分磋商基礎上,分別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當年,成功組織了赴美文化創意產業管理人才培訓班和赴澳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訓班,初步探索與美、澳等國機構合作培訓的新經驗和新模式,拓展了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新渠道。國內方面,去年7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云峰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就服務業人才省校培訓合作進行會談,并見證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確立北京大學為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基地。簽署當月和去年10月,分別成功舉辦了“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企業家研修班”和“江蘇省市(縣)長研修班”,取得顯著成效,開創北大省校合作培訓先河。
為了讓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制度化,省發展改革委在培訓中注重培訓形式多樣化,學習借鑒發達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和理念。去年,培訓采取黨政人員培訓班與企業人員培訓班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加大企業人員培訓比重,12個境外培訓班中黨政人員班3期,企業人員班有9期,培訓黨政人員75人,企業人員151人。國內北京大學培訓2期,培訓黨政干部51人,培訓企業家108人;在教學形式上,采取國外培訓與國內培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參觀交流相結合,注重互動式教學方法,突出境外實地參觀交流,較好地學習借鑒了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新經驗。為擴大服務業人才規模,拓寬境內外培訓渠道,形成長效機制,境內外合作培訓基地的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早在2009年5月,省發展改革委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就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進行磋商,初步達成了服務業人才赴德培訓的框架協議。當年9月,雙方簽署了《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服務業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加強與德國培訓結構的密切合作,積累合作培訓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自2010年起,穩步推進“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更大發揮境外已設的合作培訓基地效能。同時,建立與同美國、澳大利亞等相關機構的廣泛與密切交流,去年5月和9月,在充分磋商基礎上,分別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當年,成功組織了赴美文化創意產業管理人才培訓班和赴澳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訓班,初步探索與美、澳等國機構合作培訓的新經驗和新模式,拓展了服務業人才境外培訓新渠道。國內方面,去年7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云峰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就服務業人才省校培訓合作進行會談,并見證簽署了《服務業人才合作培訓協議》,確立北京大學為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基地。簽署當月和去年10月,分別成功舉辦了“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企業家研修班”和“江蘇省市(縣)長研修班”,取得顯著成效,開創北大省校合作培訓先河。
機制創新 “千人赴德” 機制創新 “千人赴德” “千人赴德培訓計劃”是省委、省政府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著力提高江蘇服務業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高質量地實施好“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省發展改革委主動爭取省財政、省人事和省外事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較好地開展了合作培訓工作。“根據我省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的協議,從2010年開始,3年內組織1000名人員赴德接受現代服務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省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張瑞麗介紹說。“培訓班人數每年都在上升,尤其是2012年,共組織各級、各類服務業管理人員和服務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境內外培訓385人,年度培訓總人數是歷年來z多的一年。”
“千人赴德培訓計劃”是省委、省政府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著力提高江蘇服務業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高質量地實施好“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省發展改革委主動爭取省財政、省人事和省外事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較好地開展了合作培訓工作。“根據我省與德國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的協議,從2010年開始,3年內組織1000名人員赴德接受現代服務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省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張瑞麗介紹說。“培訓班人數每年都在上升,尤其是2012年,共組織各級、各類服務業管理人員和服務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境內外培訓385人,年度培訓總人數是歷年來z多的一年。”
經過三年多赴德培訓的實踐,服務業人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在省內、外的社會反響越來越好,不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且已經形成自身的品牌。各派員單位、省各主管部門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給予*,許多單位主動要求增加培訓期數和增加派員計劃,表示選送人員境外培訓對求才若渴的服務業管理部門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而言可謂“雪中送炭”,必將對提高江蘇省服務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化水平產生積而深遠的影響。
經過三年多赴德培訓的實踐,服務業人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在省內、外的社會反響越來越好,不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且已經形成自身的品牌。各派員單位、省各主管部門對“千人赴德培訓計劃項目”給予*,許多單位主動要求增加培訓期數和增加派員計劃,表示選送人員境外培訓對求才若渴的服務業管理部門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而言可謂“雪中送炭”,必將對提高江蘇省服務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化水平產生積而深遠的影響。2013年“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安排上,擴大了人才培訓的受益面,培訓項目的設置也更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優先安排服務業行業、企業急需的專業培訓。培訓領域從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6個領域,擴展到包括經濟轉型升級、軟件科技服務、區域規劃、文化創意、財務風險管控等專業,培訓類別涉及全省服務業的10多個領域,較好地滿足了服務業相關產業的發展要求。同時,“千人赴德培訓計劃”也開創了我省有計劃、持續性、大規模、多領域、多層次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的新局面,為我省服務業專業技術及經營管理人才開拓眼界、學習借鑒、創新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實《江蘇省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2013年“千人赴德培訓計劃”的安排上,擴大了人才培訓的受益面,培訓項目的設置也更注重貼近服務業行業、企業,強化機制創新,優先安排服務業行業、企業急需的專業培訓。培訓領域從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環境保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6個領域,擴展到包括經濟轉型升級、軟件科技服務、區域規劃、文化創意、財務風險管控等專業,培訓類別涉及全省服務業的10多個領域,較好地滿足了服務業相關產業的發展要求。同時,“千人赴德培訓計劃”也開創了我省有計劃、持續性、大規模、多領域、多層次服務業人才培訓工作的新局面,為我省服務業專業技術及經營管理人才開拓眼界、學習借鑒、創新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實《江蘇省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