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YM自力式套筒壓力調節閥設計規范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頂端設置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頂端表面設置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外表面設置有移動座,且所述移動座內表面開設有內螺紋,所述移動座外表面底端設置有第一棘輪,所述移動座外表面頂端設置有第二棘輪,所述移動座外表面中部設置有環套,且所述環套包括第一弧塊與第二弧塊,所述第一弧塊與第二弧塊的頂端表面兩側均設置有轉桿,所述轉桿外表面設置有卡塊,且所述卡塊的另一端嚙合第二棘輪的外表面,所述卡塊與轉桿的連接處設置有扭力簧。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是在沒有電或氣的情況下,利用被調節介質本身的壓力變化,對閥門前(K型)或后(B型)的壓力進行恒壓或減壓。它配有冷凝器,可在350℃蒸汽下連續使用。膜式用于小于或等于0.7MPa的壓力,活塞式用于0.7 ~ 2.5 MPa的壓力。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食品、食品。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分為自力式壓力、壓差和流量調節閥三個系列。自力式壓力調節閥根據取壓點位置分閥前和閥后兩類,取壓點在閥前時,用于調節閥前壓力恒定;取壓點在閥后時,用于調節閥后壓力恒定。
當將閥前和閥后壓力同時引入執行機構的氣室兩側時,自力式壓差調節閥可以調節調節閥兩端的壓力恒定,也可將安裝在管道上孔板兩端的壓差引入薄膜執行機構的氣室兩側,組成自力式流量調節閥,或用其他方式將流量檢測后用自力式壓差調節閥實現流量調節。
ZZYM自力式套筒壓力調節閥設計規范產品特點:
1、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無需外加能源,能在無電無氣的場合工作,既方便又節約能源。
2、壓力分段范圍細且互相交叉,調節精度高。
3、壓力設定值在運行期間可連續設定。
4、對閥后壓力調節,閥前壓力與閥后壓力之間比為10:1~10:8
5、橡膠膜片式檢測,執行機構檢測精度高、動作靈敏。
6、采用壓力平衡機構,使調節閥反應靈敏,控制精確。
ZZYM自力式套筒壓力調節閥設計規范特性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不需要額外的能源,在無電無氣的地方也能工作,方便又節能。分段壓力范圍窄且相互交叉,調節精度高。壓力設定值可以在操作過程中連續設置。對于閥后的壓力調節,閥前和閥后的壓力比可以是10: 1 ~ 10: 8。橡膠膜片式檢測,執行機構測量精度高,動作靈敏。采用壓力平衡機構,使控制閥靈敏準確。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工作原理:閥后壓力控制
工作介質在閥芯和閥座后節流后,閥前壓力P1成為閥后壓力P2。P2通過控制管路輸入到執行機構的下膜室,作用在頂板上,產生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決定了閥芯和閥座的相對位置和控制閥后的壓力。當閥門后的壓力P2增加時,P2施加在頂板上的力也增加。此時,頂盤的作用力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使閥芯向閥座靠攏,直到頂盤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達到平衡。此時,閥芯和閥座之間的流通面積減小,流動阻力變大,從而使P2降低到設定值。同樣,當閥后壓力P2減小時,作用方向與上述相反,這就是自力式(閥后)調壓閥的工作原理。這種閥門一般應水平安裝在管道上。當有必要改變閥門后壓力P2的設定值時,調節調節螺母。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工作原理:閥前壓力控制
工作介質在閥芯和閥座后節流后,閥前壓力P1成為閥后壓力P2。同時,P1通過控制管路輸入執行機構的上膜室作用于頂板,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決定了閥芯與閥座的相對位置和控制閥前的壓力。當閥前壓力P1增加時,P1對頂板的作用力也增加。此時頂盤的作用力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使閥芯遠離閥座,直到頂盤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達到平衡。此時,閥芯和閥座之間的流通面積增大,流動阻力減小,從而使P1降低到設定值。同樣,當閥前壓力P1減小時,作用方向與上述相反,這就是自力式(閥前)調壓閥的工作原理。當需要改變閥前壓力P1的設定值時,可以調節調節螺母。
四、ZZYM自力式套筒壓力調節閥設計規范執行器技術參數
有效面積(cm) | 32※ | 80 | 250 | 630 |
壓力設定范圍(MPa) | 0.8~1.6 | 0.1~0.6 | 0.015~0.15 | 0.005~0.035 |
0.3~1.2 | 0.05~0.3 | 0.01~0.07 | ||
保證壓力閥正常工作的 | ≥0.05 | ≥0.04 | ≥0.01 | ≥0.005 |
允許上下膜室之間最大壓差(MPa) | 2.0 | 1.25 | 0.4 | 0.15 |
材料 | 膜蓋:鋼板鍍鋅;膜片:EPDM或FKM夾纖維 | |||
控制管線、接頭 | 銅管或鋼管10×1;卡套式接頭:R1/4" |
注:※該有效面積所對應的壓力設定范圍不適用于DN150-250。
五、自力式壓力調節閥主要性能指標
設定值偏差 | ±8% | |||
允許泄露量 | 硬密封 | 4×0.01%閥額定容量 | ||
軟密封 | DN15~50 | DN65~125 | DN150~250 | |
10氣泡/min | 20氣泡/min | 40氣泡/min |
六、自力式壓力調節閥最高工作溫度
公稱通徑 | 15~125mm | 150~250mm | |
密封型式 | 硬密封 | ≤150℃ | ≤140℃ |
冷卻罐≤200℃ | 冷卻罐和加長件≤200℃ | ||
冷卻罐和散熱片≤350℃※ | 冷卻罐和加長件≤300℃※ | ||
軟密封 | ≤150℃ |
注:※表示該閥允許工作溫度,僅當介質為蒸汽時有效,且耐溫至350℃需選用PN40的閥體。
六、自力式壓力調節閥主要零件材料
材料代號 | C(WCB) | P(304) | R(316) | |
主要 零件 | 閥體 | WCB(ZG230-450) | ZG1Cr18Ni9Ti(304) | ZG1Cr18Ni12Mo2Ti(316) |
閥芯、閥座 | 1Cr18Ni9Ti(304) | 1Cr18Ni9Ti(304) | 1Cr18Ni12Mo2Ti(316) | |
閥桿 | 1Cr18Ni9Ti | 1Cr18Ni9Ti | 1Cr18Ni12Mo2Ti | |
膜片 | 丁睛橡膠、乙丙橡膠、氯丁膠、耐油橡膠 | |||
膜蓋 | A3、A4鋼涂四氟乙烯 | |||
填料 | 聚四氟乙烯、柔性石墨 | |||
彈簧 | 60Si2Mn | |||
導向套 | HPb59-1 |
ZZYM自力式套筒壓力調節閥設計規范
其中,所述第一弧塊前表面外側設置有把手,所述第一弧塊前表面開設有螺紋槽,所述把手處于第一弧塊的一端表面設置有螺紋桿,且所述螺紋桿處于螺紋槽內側。
其中,所述移動座頂端設置有彈簧,且所述移動座頂端表面與彈簧的連接處開設有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弧塊與第二弧塊為貼合連接,且所述第一弧塊與第二弧塊的連接處設置有卡扣。
其中,所述第一弧塊、第二弧塊均與螺紋柱為轉動連接,且所述第一弧塊與第二弧塊處于第一棘輪與第二棘輪之間。
其中,所述轉桿與第一弧塊為固定連接,且所述轉桿頂端設置有限位塊。
其中,所述卡塊與轉桿為轉動連接,且所述卡塊的數量共設置有四個。
其中,所述把手與螺紋桿為固定連接,且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過設置了環套與卡塊,可以通過反復轉動環套來將移動座進行升降調節,操作簡單,穩定性好,提高了調節的精確度。通過設置了把手,有利于利用杠桿原理更加省力的轉動環套,提升了轉動效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