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KUBLER庫伯勒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及應用實例介紹
閱讀:1047 發布時間:2019-3-7KUBLER庫伯勒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及應用實例介紹
東莞市艾科工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根據多年常期銷售供應德國KUBLER光電編碼器等系列產品,以下由我對庫伯勒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及應用實例給各位做的介紹
光電編碼器的主要工作原理為光電轉換,但其根據原理的不同又可分為增量型、型和混合式增量型。那么光電轉換是如何進行的呢?這三種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又存在哪些差別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簡介
光電編碼器,又稱為手輪脈沖發生器,簡稱手輪,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為脈沖或數字量的傳感器,主要應用于各種數控設備,是目前應用多的一種傳感器。
二、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分類
光電編碼器有國標和非國標兩種分類標準。按原料的不同可分為天然橡膠型、塑料型、膠木型和鑄鐵卸,按樣式的不同可分為圓輪緣型、內波紋型、平面面、表盤型等等,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光學型、磁型、感應型和電容型,按刻度方法和信號輸出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增量型、型和混合型。
三、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盤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盤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沖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沖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
光電編碼器的碼盤輸出兩個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碼,根據雙通道輸出光碼的狀態的改變便可判斷出電動機的旋轉方向。
四、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編碼器
增量式編碼器是光電編碼器的一種,其主要工作原理也是光電轉換,但其輸出的是A、B、Z三組方波脈沖,其中A、B兩脈沖相位差相差90度以判斷電動機的旋轉方向,Z脈沖為每轉一個脈沖以便于基準點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