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KUBLER值編碼器和增量編碼器的區別
閱讀:1518 發布時間:2017-1-12KUBLER值編碼器和增量編碼器的區別
1:首先值編碼器的碼盤和增量型編碼器的碼盤存在差異,增量型編碼器的碼盤是在同一個圓周上有固定數量的光柵,通過光柵切割光線產生一定數量的脈沖(每圈上光柵的數量即為編碼器所謂的分辨率);而值編碼器則在同樣的碼盤上在不同的圓周上有不同數量,不同間隔的光柵,即當碼盤停在某個位置時,可以通過碼盤上各圓周上的是否透光組合成固定的位置,經過輸出線后顯示的是一個固定的數字。2:當斷電后增量型編碼器無法記錄當前的位置,只能配合計數器等設備記錄。而值編碼器本身可以記錄位置,無用擔心斷電后的記錄保存問題。3:值編碼器具有多種輸出碼制(二進制碼、十進制BCD碼、格雷碼),可以直接提供給顯示單元、PC等設備,而增量型編碼器則無法直接提供給顯示單元。4:值編碼器幾乎可以不考慮速度、干擾等問題,只要編碼器停止在某個位置,不論轉動中收到什么影響,zui后終能顯示當前的位置。
旋轉編碼器是用來測量轉速的裝置。它分為單路輸出和雙路輸出兩種。技術參數主要有每轉脈沖數(幾十個到幾千個都有),和供電電壓等。單路輸出是指旋轉編碼器的輸出是一組脈沖,而雙路輸出的旋轉編碼器輸出兩組相位差90度的脈沖,通過這兩組脈沖不僅可以測量轉速,還可以判斷旋轉的方向。增量型編碼器與型編碼器的區分編碼器如以信號原理來分,有增量型編碼器,型編碼器。增 量 型 編 碼 器 (旋轉型)工作原理:由一個中心有軸的光電碼盤,其上有環形通、暗的刻線,有光電發射和接收器件讀取,獲得四組正弦波信號組合成A、B、C、D,每個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對于一個周波為360度),將C、D信號反向,疊加在A、B兩相上,可增強穩定信號;另每轉輸出一個Z相脈沖以代表零位參考位。由于A、B兩相相差90度,可通過比較A相在前還是B相在前,以判別編碼器的正轉與反轉,通過零位脈沖,可獲得編碼器的零位參考位。編碼器碼盤的材料有玻璃、金屬、塑料,玻璃碼盤是在玻璃上沉積很薄的刻線,其熱穩定性好,精度高,金屬碼盤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線,不易碎,但由于金屬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熱穩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個數量級,塑料碼盤是經濟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熱穩定性、壽命均要差一些。分辨率—編碼器以每旋轉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線稱為分辨率,也稱解析分度、或直接稱多少線,一般在每轉分度5~10000線。信號輸出:信號輸出有正弦波(電流或電壓),方波(TTL、HTL),集電極開路(PNP、NPN),推拉式多種形式,其中TTL為長線差分驅動(對稱A,A-;B,B-;Z,Z-),HTL也稱推拉式、推挽式輸出,編碼器的信號接收設備接口應與編碼器對應。信號連接—編碼器的脈沖信號一般連接計數器、PLC、計算機,PLC和計算機連接的模塊有低速模塊與高速模塊之分,開關頻率有低有高。如單相聯接,用于單方向計數,單方向測速。A.B兩相聯接,用于正反向計數、判斷正反向和測速。A、B、Z三相聯接,用于帶參考位修正的位置測量。A、A-,B、B-,Z、Z-連接,由于帶有對稱負信號的連接,電流對于電纜貢獻的電磁場為0,衰減zui小,抗干擾*,可傳輸較遠的距離。對于TTL的帶有對稱負信號輸出的編碼器,信號傳輸距離可達150米。
編碼器是干什么用的?
編碼器用于測量速度,位置,速度或角度等物理量。它是把機械位移量轉變成電信號的傳感器,分為增量型和值兩種。增量型編碼器產生脈沖信號,利用脈沖數可測量速度,長度或位置。對于性編碼器,每一個位置對于一個位移的數字量數值。編碼器內部有一個轉動的圓盤(碼盤),帶有若干個透明和不透明的窗口,用光電接收器收集斷續的光束,這樣,就把光脈沖轉換成了電脈沖,然后由電子輸出線路進行處理并輸出。
熱點: kubler編碼器優勢: 歡迎新老客戶 | 全系列*2017年銷售
東莞艾科kubler編碼器授權經銷商.全系列*銷售,打造歡迎新老客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