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市匯馳恒達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北斗和gps的區別
北斗和gps的區別:
GPS是個技術成熟的產品,我國的北斗系統是*.就目前而言,GPS能為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定位精度達到6米以下.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目前只有10顆衛星在運行,還不能覆蓋,只能暫時為亞洲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通信服務.而且定位精度也只有25米左右.但我們的北斗導航系統有二項功能是GPS不具備的:通信和目標定位.要是裝備了北斗系統終端接收器,雙方或者多方之間就可以使用短信通信、聊天.GPS目前只能告訴使用者“我"在哪里,但北斗系統不但能告訴使用者“我"在哪里,還能告訴使用者“我的朋友"在哪里.等過一兩年,我國的北斗系統全部30顆衛星組網完畢,那么,它也能通用,定位精度也能達到6米以下.
GPS系統的主體部分由24顆地球同步衛星組成,這些衛星與地面支撐系統組成網絡,以向廣播自己的位置信息.對于用戶來說,zui重要的就是GPS接收機,接收機根據同時收到的4—8顆衛星的位置信息,應用差分定位原理,每隔1—3秒向用戶播報一次其位置(經緯度)、速度、高度和時間信息,以供用戶或用戶的系統使用.
雖然GPS已廣泛應用,但也絕非無缺.例如,其規模太大、造價太高,其他國家很難效仿;GPS只能導航,無法通信,因而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如果僅依賴GPS,則容易受美國控制.那么,有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新方法呢?中國的“北斗"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前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分別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2009年04月15日零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二號)送入預定軌道,北斗二號衛星為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2010年1月17日0時12分,中國在西昌再次成功發射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三號).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是一種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性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將能夠提供與GPS同等的服務.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成為與GPS并駕齊驅的“衛星導航系統"代名詞的新星.更重要的是,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擁有自己的系統,中國國防將從根本上擺脫了受控于美國,國家的導航系統獨立性得到保證,更加可靠.
*,GPS沒有承諾提供不間斷的信號服務.它并不保證民用信號的可靠性.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用戶都將面臨隨時被終止或暫時間斷的可能,如若受控于美國GPS那么結局是可想而知的.有人拿GPS與“北斗"導航衛星系統來比較誰更優勝,筆者以為是可笑的對比.即便“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沒有GPS或超過GPS,其意義并非很重要,原因是美國不可能用“北斗"導航衛星系統,而中國擁有了自己的導航衛星系統也將*摒棄GPS.
北斗星通衛星導航技術公司總裁周儒欣指出,中國的衛星導航應用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絕大多數應用都是建立在美國的GPS之上.如果一旦發生戰爭,美國關閉我們的應用,后果不堪設想.作為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有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衛星導航的、863計劃*之一陳芳允院士提出了利用兩顆衛星定位的構想.經過多年論證,證明這一構想可行.1994年國家批準建設*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2000年,我國成功發射“北斗一號"兩顆工作衛星,今年又發射第三顆“北斗一號"衛星作為備用星.由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計劃在2008年投入運行.
北斗導航系統的五大優勢:
美國GPS系統歷時16年,耗資120億美元,由24顆衛星組網,中國的北斗系統能與之抗衡嗎?北斗系統可以應用到哪些領域? 周儒欣坦承,美國的GPS是定位系統,技術比我們先進;北斗系統是我們用很少投資建成的區域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但是,應當說北斗系統不僅解決了我國有無自主導航系統的問題,同時與其他導航定位系統比較,它有*的優勢和廣闊的應用前景,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北斗系統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為服務區域內的用戶提供全天候、實時定位服務,定位精度與GPS相當;短報文通信,一次可傳送多達120個漢字的信息;精密授時,精度達20納秒.
北斗應用有五大優勢.一,它同時具備定位與通訊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訊系統支持.而GPS只能定位.二,覆蓋范圍大,沒有通訊盲區.北斗系統覆蓋了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不僅可為中國、也可為周邊國家服務.三,特別適合于集團用戶大范圍監控管理和數據采集用戶數據傳輸應用.四,融合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和衛星增強系統兩大資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應用更加豐富.五,自主系統,安全、可靠、穩定,保密性強,適合關鍵部門應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