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飲用水標準基本實現了與世衛組織水質標準接軌
今年7月,新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將全面強制執行。2007年7月1日,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修訂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及13項生活飲用水衛生檢驗方法,全部項目的實施確定在2012年7月1日。《標準》中表示水質檢測項目全面增加,由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屆時如果106項指標全部達標,自來水就可以直接飲用。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水室副主任張嵐表示,新標準基本實現了與世衛組織、歐盟、美國、日本等組織和*國家水質標準的接軌。
飲用水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不久前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飲用水安全保障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此前有媒體調查稱,2009年住建部曾對全國城市飲用水水質狀況做普查,但至今未公布數據結果,有說法是實際合格率僅為50%左右。住建部則回應稱,2008年、2009年大抽檢中,城市自來水廠水質達標率為58.2%,但2011年抽樣檢測顯示,水質達標率已為83%。
面對水質標準的提升和用戶對安全飲用水日益提高的需求,水行業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新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全面強制執行,不僅給終端凈水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其帶動的更是水處理設備領域和技術的集體升級。在技術的不斷推進下,質優價廉的*產品也將更多進入我國水處理廠和居民家庭。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飲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長劉文君此前分析說,世界各國供水情形雖差異較多,但在政府層面,均將飲用水視為市政公用事業,由政府主導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各國都極為重視公眾監督,水質監測數據對公眾及時公開,通過這種辦法可倒逼水廠想方設法讓飲用水合格。
杭州永潔達飲用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