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本年度完成3個專題報告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3年度報告》發布
2024年01月05日 14:11:47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6273

2023年是開展年度報告工作的第12年,本年度完成了“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對碳損失和碳吸收的影響”“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南北極與青藏高原冰雪變化及影響”3個專題報告。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是科技部和中國遙感界積極應對全球變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項實際行動,也是踐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重要舉措。
年度報告工作是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務實行動,充分彰顯了我國以科技手段應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態度和獨特貢獻。
今日,《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3年度報告》正式發布。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聯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組織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同濟大學等國內優勢科研力量,共同完成了2023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注重吸收空天領域相關部門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風云、高分、資源等國產衛星數據及國外衛星數據,保障了年度報告工作的順利開展。
2023年是開展年度報告工作的第12年,本年度完成了“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對碳損失和碳吸收的影響”“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南北極與青藏高原冰雪變化及影響”3個專題報告,可為應對氣候變化、增強全球糧食供給透明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據與信息支撐。
“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對碳損失和碳吸收的影響”專題指出,全球土地覆蓋變化顯著,森林損毀和森林恢復均呈加速態勢,不透水面持續擴張。
1985—2020年間,全球森林損毀速率由每年12.17萬平方公里增加至28.4萬平方公里,恢復速率由每年6.84萬平方公里增加至19.89萬平方公里,恢復速率仍低于損毀速率。全球森林凈減少速率在2010—2015年間達到峰值,約為每年9.21萬平方公里,隨后略有降低。監測結果表明,全球在遏制森林面積加速減少趨勢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完全達到“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專題指出,近40年來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主產區干旱減緩能力顯著提高。
干旱是影響糧食生產的主要災害,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16個玉米主產區、12個水稻主產區、12個小麥主產區以及5個大豆主產區分別采取保障灌溉、地膜覆蓋、保護性耕作、種植結構調整以及選用抗旱品種等措施,顯著提升了農田的抗旱能力。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對各主產區種植面積中約57%的玉米、46%的水稻、55%的小麥和53%的大豆生產的不利影響。
“南北極與青藏高原冰雪變化及影響”專題指出,南北極冰蓋與青藏高原冰川物質呈現損失狀態。2001—2020年,南極冰蓋、格陵蘭冰蓋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質損失量分別為26390億噸、47390億噸和3060億噸,相應的損失率分別為1320億噸/年、2370億噸/年和150億噸/年。
南北極冰蓋對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呈加速狀態。20年間,南北極冰蓋與青藏高原冰川物質損失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總體貢獻量約21毫米,約占同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格陵蘭冰蓋物質損失最大,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3.1毫米;其次是南極冰蓋,貢獻了7.3毫米;青藏高原冰川的影響微弱。
報告及數據集的發布充分彰顯了我國遙感科技界對服務人類社會、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態度和獨特貢獻。我國科學家通過在這一領域的持續研究,不斷取得新的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帶動了相關領域的發展,建設性地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升了國際影響力。未來,年度報告工作將繼續秉持生態文明理念,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生命共同體持續貢獻遙感科技力量。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