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碳衛星“首戰告捷” 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監測進入新時代
2022年10月31日 10:30:2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宋池 點擊量:5955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碳衛星研究團隊聯合芬蘭氣象研究所團隊利用中國碳衛星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這是中國碳衛星首次進行城市級別碳排放監測。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增加的氣候問題對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國政府都制定了減排目標,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同時用于評估政策有效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體系也逐漸構建并完善。
碳監測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體系的基礎,能夠獲取溫室氣體的濃度、排放強度以及碳匯狀況等數據,為研究氣候變化及制定相應對策措施提供重要支撐。目前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監測已經有多種方法。在大尺度監測區域內碳排放上,碳衛星具有顯著優勢。
我國在2016年發射了世界第三顆溫室氣體衛星,用于高精度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氣混合比。中國碳衛星搭載了兩大載荷,主載荷“高光譜分辨率大氣二氧化碳探測儀”和輔助載荷“云和氣溶膠偏振成像儀”。主載荷利用對地球反射的近紅外/短波紅外太陽輻射探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中國碳衛星主要進行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但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碳衛星研究團隊聯合芬蘭氣象研究所團隊利用中國碳衛星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這是中國碳衛星首次進行城市級別碳排放監測。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選取了我國唐山和日本東京兩個案例,聯合使用中國碳衛星二氧化碳觀測數據和歐洲哨兵衛星的二氧化氮觀測數據,定量計算了人為碳排放和NO2的相關性。計算結果和排放清單給出的結果一致,證實我國已經具備空間監測人為活動碳排放的能力。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有70%以上來自城市,因此針對城市的碳排放監測對于減排控制非常重要。碳監測衛星直接觀測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難以區分二氧化碳的來源是否來自人類排放。與歐洲哨兵衛星的聯動通過與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較強同源性的二氧化氮的同步監測,使碳衛星能夠對城市的二氧化碳人為排放做出有效監測,將城市碳排放監測帶入衛星監測的新階段。
據了解,我國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在2020年初與歐洲空間局簽署了溫室氣體遙感監測合作協議。在此協議下,中國碳衛星的觀測數據作為歐洲空間局第三方衛星數據獲得應用。與歐洲哨兵衛星的聯合使用也是在該協議下進行。中國碳衛星在全球碳監測體系中逐漸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
我國已經開始下一代碳衛星的論證設計工作,新一代衛星不僅將提升探測能力,還將綜合二氧化氮觀測能力,從而具備獨立的人為碳排放量測算能力。同時下一代碳衛星作為一個天基系統還將每天多次覆蓋一個城市或點源,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碳監測能力,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節能減排政策服務。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5月1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機載大氣參數測量系統、自研熱線含水量儀(LWC)在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優異,測得的經度、緯度...2025-05-15 14:22:53
-
預算209.5萬元 甘肅省嘉峪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采購環境監測設備
近日,甘肅省嘉峪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委托甘肅眾信招標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臭氧分析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等儀器設備,預算...2025-05-13 10:24:01 -
項目名稱:福建漳州核電廠3、4號機組安全級導波雷達液位變送器,項目編號:0739-254CNEIC2D02,招標范圍:福建漳州核電...2025-05-09 14:36:56
-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基于“鎧甲”傳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將為相關行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檢測解決方案。2025-04-30 11:09:56
-
近日,蘭州新區生態環境局委托甘肅中鑫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為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監管能力提升采購車載 VOCs 監測系...2025-04-30 09:30:04
-
預算794.8萬元 伊犁哈薩克生態環境局采購一批細顆粒物檢測儀器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就“伊犁州細顆粒物組分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794.8萬元。2025-04-25 13:10:2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