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我國科學家開發出破傷風毒素抗原檢測技術 或為實現破傷風快檢提供新辦法
2022年03月18日 13:47:4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5497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種破傷風抗原檢測技術,且方法簡單、靈敏高、具有成本效益,為破傷風的臨床診斷以及在家庭、偏遠地區實現破傷風的即時快速檢測提供了新的解決辦法。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破傷風是常和創傷相關聯的一種特異性感染,具有致命性。各種類型和大小的創傷都可能受到感染。破傷風梭菌經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后,在缺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侵襲神經系統中的運動神經元,從而引起肌痙攣。破傷風潛伏期通常為7~8天,可短至24小時或長達數月、數年。潛伏期越短者,預后越差,平均病死率為20-30%。
破傷風癥狀比較典型,其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有無外傷史。由于破傷風的臨床表現較為特異,尤其癥狀典型時診斷不難,因此重點在于早期診斷。目前破傷風的診斷測試主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間接檢測破傷風抗體,不僅操作繁瑣,而且還受到個體健康狀況的影響。理想的檢測方法應實現對抗原(破傷風毒素)的直接檢測,但目前尚無相關技術。近期,我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快速、靈敏、準確的破傷風毒素抗原檢測方法。
研究人員將識別破傷風毒素的適配體與基于碲化鎘量子點的陽離子交換反應、DNA模板化的銅納米粒子和三重并聯雜交鏈式反應集成,開發出均相二維可視化和熒光分析方法,使得熒光模式下破傷風類毒素的檢測限低至0.25 fg/mL,裸眼可視化檢測限低至1 fg/ mL。并在84份臨床血清樣品中成功驗證了使用熒光和視覺讀數的破傷風類毒素定量測試結果。相關論文發表在《Nano Letters》期刊,標題為“Homogeneous Binary Visual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Tetanus Toxoid in Clinical Samples Based on Enzyme-Free Parallel Hybrid Chain Reaction”。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種破傷風抗原檢測技術,且方法簡單、靈敏高、具有成本效益。將來或許能為破傷風的臨床診斷以及在家庭、偏遠地區實現破傷風的即時快速檢測提供了新的解決辦法。
參考來源:科技部、百度百科
相關論文信息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新增核心關鍵檢驗檢測能力1500項以上 廣西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加快構建廣西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實施意見》。旨在強化標準引領和質量支...2025-05-09 15:30:49 -
《方案》提出,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在智能制藥設備、檢測儀器和制藥工業軟件等領域研發推廣100款以上高性能...2025-04-28 13:57:15
-
2024年共計抽查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100家(含22家國家質檢中心),其中重點領域機構65家,其他領域機構35家。發現存在...2025-04-17 14:23:59
-
近日,國家藥監局正式頒布2025版《中國藥典》,帶來了一系列藥品標準、質量控制等領域的重要更新,將于自 2025 年 10 月 1...2025-04-16 13:23:11
-
項目名稱:定遠醫美項目設備采購,項目編號:0768-2540CSIMC002/06,招標范圍:滲透壓儀 1臺,招標機構:中國科學器...2025-04-16 11:39:28
-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開展山東省創新藥物與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補助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申報系統于4月15日開放。2025-04-15 11:56:5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