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風云三號E氣象衛星成功發射,氣相觀測再添利器
2021年07月07日 09:32:5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7637

到了現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氣候變化的觀察,早已脫離了肉眼觀測,進入了儀器與衛星時代,并且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眨眼之間,小暑已至。作為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小暑的到來代表著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說到二十四節氣,就不得不說一說古代對天氣氣候的觀察與掌握。二十四節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是古代人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
據了解,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觀象臺,唐堯陶寺古觀象臺就可以通過觀測日出確定節氣。根據考古人員在原址的模擬測試,從第二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冬至日,第12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夏至日,第7個狹縫看到日出為春、秋分。
到了現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氣候變化的觀察,早已脫離了肉眼觀測,進入了儀器與衛星時代,并且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氣象觀測包括地面氣象觀測、高空氣象觀測、大氣遙感探測和氣象衛星探測等。由各種手段組成的氣象觀測系統,能觀測從地面到高層,從局地到全球的大氣狀態及其變化。
據報道,7月5日7時28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云三號E星。該星是風云三號03批氣象衛星的首發星,也是世界民用業務氣象衛星家族中首顆工作在晨昏軌道的衛星。
氣象衛星是氣相觀測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氣象衛星利用所載的各種氣象遙感器,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層的可見光、紅外和微波輻射,以及衛星導航系統反射的電磁波等,并將其傳回地面,從而得到各種氣象資料。
相比于其他氣象觀測儀器,氣象衛星不受自然條件和地域條件限制,同時還具有觀測范圍廣,觀測次數多,觀測時效快,觀測數據質量高等優點。目前,氣象衛星所提供的氣象信息已廣泛應用于日常氣象業務、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大氣科學、海洋學和水文學的研究。
“風云”系列衛星是我國氣相觀測的主力衛星。1988年9月,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云一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發射。經過數十年發展,中國目前已成功發射4顆風云一號、 7顆風云二號、3顆風云三號衛星,其中風云系列的單號為極軌氣象衛星,雙號為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目前風云三號衛星已全面取代風云一號衛星,可從二維遙感成像到三維綜合大氣探測,從單一光學探測到全譜段寬波譜探測,從公里級觀測提高到百米級觀測,從國內組網接收到全球組網接收。7月5日發射的風云三號E星設計壽命8年,配置11臺遙感載荷,主要用于獲取數值預報應用需要的大氣溫度、濕度等氣象參數,保障氣象領域核心業務,提升天氣預測預報能力;監測全球冰雪覆蓋、海面溫度、自然災害、生態與環境,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和氣象防災減災綜合能力;開展太陽、空間環境及其效應、電離層數據監測,滿足空間天氣預報和保障服務的需求。
該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天氣預報準確率,豐富中國氣象衛星業務觀測體系,助推中國空間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
隨著我國氣象衛星的技術進步,對于氣象的觀測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國內,也在為國外氣相觀測提供服務。風云系列衛星已經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國際氣象業務衛星序列,是東半球氣象預報的主力,目前有超過2500國內用戶及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接收與利用風云衛星資料。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