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2019中國測試學術年會”以“科技創新,質量強國”為主題,在“天府之國”成都正式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指導,中國測試雜志社、飛行試驗測試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主辦。
.jpg)
.jpg)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潔、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文漢、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中國科學院院士于起峰,國際計量委員會委員、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段宇寧書記,四川省科技廳田云輝副廳長、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歐海林總工程師、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楊杰斌副院長出席會議;《中國測試》各高校、科研院所編委、《中國測試》雜志社戰略聯盟合作單位及各省市級計量測試院和企業共200余名專家代表共同參會。會議由姜蘭社長主持。
高潔院士回顧了國家科技發展在四川誕生的重要成果,講述了四川在國家國防科技戰略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的發展歷史和重要作用。回顧歷史,他呼吁廣大測試計量工作者要保持奮斗目標,就像指南針、慣性陀螺的軸指向未來的不變的目標。
.jpg)
中國工程院高潔院士致辭
姜文漢院士、陳鯨院士、于起峰院士分別致辭,一致強調測試技術在科技與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聚焦測試技術的應用,為廣大測試計量工作人員提出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的希翼。
.jpg)
中國工程院姜文漢院士致辭
.jpg)
中國工程院陳鯨院士致辭
.jpg)
中國科學院于起峰院士致辭
由國際計量局(BIPM)組織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終對“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進行了表決,7個SI基本單位中的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改由自然常數來定義,“這代表著計量科學3.0開始”,段宇寧書記表示,將對整個計量科學帶來根本性的沖擊和挑戰。
田云輝副廳長代表科技廳歡迎與會人員的到來,并報告了四川省科技資源。他再次強調測試計量的重要性,“四川省非常重視測試計量工作,希望能利用我們的資源吸引專家學者一起解決國家在測試技術方面的短板,”他表示,測試技術的發展對科學研究、國民生產、國防建設都有重大的意義。
.jpg)
四川省科技廳田云輝副廳長致辭
歐海林總工認為,四川省正大力實施“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是“5+1”現代產業體系,與測試的聯系非常緊密,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等都離不開測試技術的支撐。
.jpg)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歐海林總工程師致辭
楊杰斌副院長圍繞測試技術與質量強國、測試技術與科技發展、測試技術與社會生活發表講話。強調“只有被測量,才能被認識;只有被認識,才能被制造”,他表示,測試技術是伴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而發展的社會支撐性技術,必須將測試技術研究推向縱深。
.jpg)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楊杰斌副院長致辭
隨后,大會舉行“屆中國測試學術影響力人物頒獎儀式”,肯定獲獎人物秉持不斷探索、科學嚴謹、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以及在測試計量工作領域發揮的創新創造熱情和模范帶頭作用。東南大學宋愛國教授、西安交通大學趙玉龍教授、天津大學李剛教授、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方正研究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楊研究員、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塔依爾·斯拉甫力院長上臺領獎并合影。
.jpg)
“屆中國測試學術影響力人物”獲得者合影
大會同時舉行了“第七屆編委會編委代表聘書頒發儀式”,編委團隊和審稿專家隊伍作為人才隊伍的核心力量,在《中國測試》學術質量和測試科技資訊服務發展中做出了貢獻。
.jpg)
《中國測試》第七屆編委會代表合影
接著,由高潔院士主持,于起峰院士、段宇寧研究員分別圍繞大型結構變形與大尺度運動攝像測量研究進展、計量發展與應對作了大會主旨報告,受到參會人員的熱烈歡迎。
.jpg)
中國工程院于起峰院士 《大型結構變形與大尺度運動攝像測量研究進展》
.jpg)
國際計量委員會段宇寧書記《計量發展與應對》
學術交流還包含湯彬教授《融合中子與伽馬測井的鈾礦定量技術研究》、周自力研究員《計量測試與數據標準》、李得天研究員《嫦娥衛星月塵測量儀原位探測數據的反演與結果分析》、趙玉龍教授《MEMS特種傳感器與執行器研究與應用》、宋愛國教授《機器人力觸覺傳感器技術研究與應用》、鞠熀先教授《細胞功能分子的檢測與成像——發展與挑戰》、劉明研究員《航空科技飛行試驗測試技術》等23個報告,分別于測試計量分會場、傳感器與測試分會場、飛行試驗測試分會場進行,加強了學術交流的針對性、有效性。
.jpg)
李得天研究員《嫦娥衛星月塵測量儀原位探測數據的反演與結果分析》
.jpg)
宋愛國 教授《機器人力觸覺傳感器技術研究及應用》
.jpg)
楊勇研究員《醫用X射線診斷設備量值溯源體系完善與測試技術研究》
.jpg)
趙玉龍教授《MEMS特種傳感器與執行器研究與應用》
.jpg)
.jpg)

2019中國測試學術年會參會代表合影
交流會上,代表們認真聆聽,積極探討,激發了更多關于測試計量的思考,學術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